问题:在平直的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A点.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汽车作初速度为10m/s(此即为汽车过A点的速度)、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减速运动.则自行车追上
网友采纳 设时间为t,则V自t=V汽t-1/2at²,代入数据可得:t1=0(舍去)t2=16s 此时汽车速度V=V汽-at2=2m/s 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由汽车减速运动可得时间t=(6-10)/(-0.5)s=8s 所以,最大距离为V自tV汽t-1/2at²-V自t=10×8m-1/2×0.5×8²m-6×8m=16m 自行车未追上汽车前,初始阶段,汽车速度大于自行车速度,两者间距离逐渐增大, 而当汽车速度减小到小于自行车速度时,两者间距离又会逐渐减小, 所以,两者距离最大时,出现在:速度相等时.
刘广忱的回答:
网友采纳 减速运动老师没要求我们掌握,它的公式是什么?
罗文燕的回答:
网友采纳 将匀加速运动公式中的加速度用负值代入就是匀减速运动的公式。若加速度用绝对值代入,只要在匀加速运动公式中将加速度前的+号改为-号即可。
刘广忱的回答:
网友采纳 匀减速运动的公式和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是不是s=(v2^2-v1^2)/2a吗?
罗文燕的回答:
网友采纳 可以这样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V0+atx=V0t+1/2at²V2²-V1²=2ax都可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只要将公式中的加速度用负值代入就可以了,或者加速度用正值代入,而在加速度前加个负号,即公式改为:V=V0-atx=V0t-1/2at²V2²-V1²=-2ax即V1²-V2²=2ax
刘广忱的回答:
网友采纳 由汽车减速运动可得时间t=(6-10)/(-0.5)s=8s这个式子怎么来的?还有s=(v2^2-v1^2)/2a一般什么时候用?
罗文燕的回答:
网友采纳 根据V=V0+at变形得t=(V-V0)/a,末速度V=6m/s,初速度V0=10m/s,由于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用负值代入,即a=-0.5m/s²就得到:t=(6-10)/(-0.5)s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不知道时间或不需要时间时,而知道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位移四个量中的三个,求第四个时用通常用s=(v2^2-v1^2)/2a(实际问题中,这类例子很多,所以,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