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王阳明怎样格竹子?】

[复制链接]

问题:【王阳明怎样格竹子?】

答案:↓↓↓

网友采纳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于是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应该说,王阳明能这么做实验算相当不错的.后世的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建议楼主友看看他的评传吧.守仁公可是一个“完人”啊.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  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了.  他的诗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过因为他在哲学上的成就.所以,掩盖了他的才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