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1:10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滚筒进山洞

<p>活动目标:</p><p>1、能与同伴合作操作体验,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滚筒滚动路线。</p><p>2、能大胆清楚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p><p>活动准备:</p><p>经验准备:知道实验所用的材料。</p><p>物质准备:</p><p>(1)场地布置:一定坡度的斜坡、山洞、篮筐等;</p><p>(2)探究材料:薯片桶、泡面桶、牛奶杯、饮料罐、一次性纸杯等若干;</p><p>(3)探究工具:海绵胶、透明胶、双面胶、缎带、茅根、剪刀、粗细不同的头绳、橡皮筋等。</p><p>活动过程:</p><p>一、导入,引出探索主题“滚筒进山洞”,激发幼儿兴趣。</p><p>语言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滚筒进山洞的游戏。</p><p>二、第一次实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及两组操作材料的实验对比,发现哪些滚筒会进山洞,哪些不会。</p><p>1、介绍材料</p><p>关键提问:看这里有哪些滚筒?(重点介绍幼儿不太熟悉的材料,有助幼儿交流表述,为后面分享交流做铺垫)</p><p>关键提问:哪些滚筒能滚进山洞呢?(目的: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先猜测后验证)</p><p>2、交待规则</p><p>(1)不用力气,滚筒放在山坡指定位置,让它自己滚进山洞。</p><p>(2)滚进山洞的滚筒放在旁边的盘子里,没成功的放在原处。</p><p>(3)音乐结束回到座位。</p><p>3、幼儿分组操作</p><p>观察重点:幼儿能否遵守规则,验证自己的猜测。</p><p>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p><p>4、交流讨论:</p><p>重点提问:为什么有些滚筒能滚进山洞,有些不能?</p><p>教师小结:两头一样粗的滚筒能直直的滚进山洞,两头不一样粗的滚筒会拐弯,不能滚进山洞。</p><p>三、第二次实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两头有大小的滚筒总是向细的那头滚动。</p><p>1、关键提问:两头大小不同的滚筒,会往哪头拐弯?(目的:引发幼儿回忆思考,从而进行大胆猜测,通过实验验证,提升科学素养)</p><p>2、投票猜测</p><p>3、幼儿分组操作</p><p>交待规则:</p><p>(1)不用力气,滚筒放在山坡指定位置,让它自己滚下山。</p><p>(2)实验观察结束后,把滚筒放回盘子里。</p><p>(2)音乐结束回到座位。</p><p>观察指导重点:幼儿能否使用滚筒进行实验,在游戏中进行判断验证。</p><p>4、 交流讨论</p><p>提问:不同粗细的滚筒,到底往哪拐弯呢?</p><p>教师小结:看来,滚筒无论大小,只要两头不一样粗细,总是往细的那头拐弯。</p><p>四、第三次实验交流——借助材料,尝试改变物体原来的运动路线。</p><p>1、关键提问:如何让滚筒不拐弯,也能直直的滚进山洞?(目的:先猜测再借助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开阔幼儿思维,体验探索乐趣)</p><p>2、幼儿操作</p><p>交待规则:</p><p>(1)改变后的滚筒还是不用力气,放在山坡指定位置,让它自己滚进山洞。</p><p>(2)用好的材料放回材料库。</p><p>(3)成功的作品放在前面的作品展示桌上。</p><p>(4)音乐结束回到座位。</p><p>观察重点:幼儿能否借助辅助材料,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p>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p><p>3、交流讨论:你用了哪些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小滚筒滚进山洞了吗?</p><p>预设孩子可能用到的方法:</p><p>(1)改变物体一端的形状:将粗的一头变细;将细的那头变粗;</p><p>(2)改变物体与斜坡接触面的形状或大小(加粗中间,使两头平衡);</p><p>(3)将两个物体对称连接,使物体两端粗细一致;</p><p>(4)借助体积较大、两头同样粗的物品(体积小的物品放进大的里)。</p><p>活动延伸:</p><p>两头一样粗细的罐子里放了块石头,它能不能顺利滚进山洞呢?(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滚筒进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