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纸桌
<p>设计思路:</p><p>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东西,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p><p>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p><p>2、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能让幼儿在交流经验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新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使学习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p><p>活动目标:</p><p>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p><p>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p><p>3、通过探索,体验成功的快感。</p><p>活动准备:</p><p>纸、胶水、积木</p><p>活动过程:</p><p>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p><p>1、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p><p>教师:“纸可以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p><p>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p><p>教师:“先用一张纸做桌面,再用另外的四张纸粘成纸筒分别做桌子的腿,然后将桌面和桌腿粘牢。”</p><p>3、幼儿制作。</p><p>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p><p>教师:“看看我们制作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样?”</p><p>幼儿讨论,交流。</p><p>4、幼儿操作。</p><p>(1)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p><p>教师:你的桌子能站起来吗?</p><p>幼儿实验。</p><p>(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p><p>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稳定的桌子的方法。</p><p>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p><p>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p><p>3、幼儿简单介绍制作的方法,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p><p>教师:“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p><p>4、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p><p>教师:“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幼儿动手试试。</p><p>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感。探索不同的桌腿的承受能力。</p><p>1、幼儿在桌子上放积木。</p><p>教师:“你的桌子能放积木吗?”</p><p>2、幼儿比赛放积木。引导幼儿尽量多得放积木。</p><p>3、通过比赛,以问题引导</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