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二)
<p>一、活动目标</p><p>(一)认知目标</p><p>通过让幼儿复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发散性和灵活性。</p><p>(二)情感与人格目标</p><p>理解故事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通过理解这一童话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p><p>二、活动准备</p><p>(一)知识经验准备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p><p>(二)物质准备VCD、电视机、录音机,故事主要内容汉字字条,故事人物图像每人一份,文字故事每人一份。</p><p>三、活动过程</p><p>(一)提出要求,重温童话。</p><p>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四要素)</p><p>2.向幼儿提出要求后,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p><p>(二)引导幼儿讲出故事四要素,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并尝试复述童话。</p><p>1.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四要素,师出示汉字对幼儿所说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规范。</p><p>2.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材料,复述故事,教师用正确的书面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p><p>(三)跟随录音朗诵童话内容,激发幼儿根据情节自由表演(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分三组进行,让幼儿自由选择。</p><p>1.表演小女孩。</p><p>2.运用人物图像跟读故事。</p><p>3.边指字,边跟读。</p><p>四、各领域渗透</p><p>艺术:提供头饰,让幼儿自发地表演。</p><p>健康:组织幼儿参加扶贫助困的捐款活动,让幼儿养成乐于助人,同情他人的品质。</p><p>五、生活中渗透在餐前和午睡前让幼儿听优秀的童话故事。</p><p>六、环境中渗透让幼儿自制表演服饰和道具,并展览、评比。</p><p>七、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选择童话故事讲给幼儿欣赏。</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