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分类复习练习题 标签:小升初练习题
<p>一、按要求改写句子。</p><p>(1)把句子改成反问句。</p><p>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p><p>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p><p>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p><p>4、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p><p>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p><p>6、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p><p>(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p><p>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p><p>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p><p>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p><p>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p><p>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p><p>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p><p>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p><p>(3)扩写句子。</p><p>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p><p>1、喜讯传到学校。</p><p>2、列车穿过山谷。</p><p>3、春风吹遍大地。</p><p>4、人们挥舞着鲜花。</p><p>5、爸爸是工人。</p><p>6、我制订学习计划。</p><p>7、柳条拂动着水面。</p><p>(4)缩写句子。</p><p>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p><p>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p><p>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p><p>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p><p>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p><p>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p><p>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p><p>(5)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p><p>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p><p>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p><p>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p><p>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p><p>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p><p>(6)把句子该为“把”字句。</p><p>1、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p><p>2、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p><p>3、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p><p>4、蔺相如击败了秦王。</p><p>5、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p><p>(7)把句子该为“被”字句。</p><p>1、蔺相如击败了秦王。</p><p>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p><p>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p><p>4、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p><p>5、他很快就把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吃光了。</p><p>6、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p><p>(8)综合练习。</p><p>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p><p>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p><p>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p><p>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p><p>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p><p>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p><p>7、太阳升起来。(扩句)</p><p>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p><p>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反问句)</p><p>10、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p><p>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p><p>二、破折号的用法。</p><p>①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长。</p><p>(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p><p>(2)街上飘着一股烤蛾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p><p>(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p><p>(4)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12亿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p><p>(5)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p><p>三、省略号的用法。</p><p>四、课文感知与理解。</p><p>(一)</p><p>卜算子</p><p>咏梅</p><p>毛泽东</p><p>,。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p><p>,。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1)根据词补充完整。</p><p>(2)《咏梅》是一首词。其中,次词牌名是,题目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朝的咏梅词以后写的。</p><p>(3)说说下;列句子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p><p>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p><p>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4)解释加点的词语。</p><p>1、犹有花枝俏。</p><p>犹花枝俏</p><p>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她丛中笑烂漫</p><p>(二)</p><p>(1)“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这几句诗选自《》,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借来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从中,你体会到。</p><p>(2)“萁在,豆在。本自,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诗人以作比喻,控诉做了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p><p>(3)</p><p>出塞</p><p>王昌龄</p><p>秦时明月,万里长征。</p><p>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p><p>1、根据古诗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p><p>2、“塞”的意思是,“但使”的意思是;“教”的意思是;“龙城飞将是指”“胡马”是指。</p><p>3、《出塞》是一首。诗人从写景入手,“”这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从“”这句诗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p><p>3、似《出塞》这样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很多,将你读过的写一写,背一背。</p><p>(三)古文</p><p>1、填空并解释所填的词。</p><p>(1)楚人()盾与矛者,()之曰:()盾之坚,物莫能()也。</p><p>(2)郑人有且置()者,先自度其足()之坐,至之()而忘()之。</p><p>2、将下面文言文在现代文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p><p>曰有人弗不能</p><p>或于是子集市</p><p>遂我的何如您</p><p>吾说市怎么样</p><p>3、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p><p>(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p><p>(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p><p>(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p><p>(4)至之市而忘操之。</p><p>(5)何不试之以足?</p><p>(6)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p><p>(7)可矣,守而勿失也。</p><p>4、请你说说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