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5:45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p>教学目标:</p><p>1、初步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为各种形象进行装饰。2、开展对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的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感受线的美感。3、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线条的不同品格,懂得合作的意义,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等。</p><p>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装饰各种形象</p><p>教学难点:线条的组织</p><p>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p><p>二、导入新课:</p><p>唐代诗人孟郊写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变化出多种形态,我们来认识一下。板出课题</p><p>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线的初步认知,产生学习的兴趣。</p><p>三、讲授新课:</p><p>(一)、认一认,课件分别出示直线、折线、曲线:这是什么线?你能用词语或成语概括不同形态线的不同性格吗?</p><p>(二)、你们都在哪儿发现了它的身影?</p><p>(三)、老师也找到了几处,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判断是什么线。</p><p>(四)、师吟诵《古今贤文》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p><p>(五)、不同形态的线条组合在一起会更美。课件出示图片:你们都发现了哪种线?</p><p>(六)、师引用《弟子规》中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评价学生的表现。</p><p>(七)、小组闯关:1、这张作品中找到了哪些线,是怎样组合的?2、同一种线在画面中应如何运用?3、这两张作品哪张更好,为什么?</p><p>(八)师吟诵《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p><p>(九)作业要求: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手中的形象装饰上美丽的线条,注意既要有秩序又要有变化。</p><p>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已有认知,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不同品格,懂得合作的意义,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鼓励学生亲身实践。直观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线,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了解艺术作品中线的表现方法。</p><p>四、课堂练习:</p><p>(一)、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p><p>(二)、师吟诵《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p><p>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线造型的能力。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不会就问。</p><p>五、课堂总结:</p><p>(一)、分小组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合作奖。</p><p>(二)、师吟诵《古今贤文》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并提出希望。</p><p>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要重视合作。</p><p>六、板书设计:</p><p>课题</p><p>秩序 范作</p><p>变化</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动的线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