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09:03

《画家乡的风景》第二课时学案新湘版

<p>总课时 第 2 课时</p><p>年 月 日</p><p>课 题</p><p>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p><p>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p><p>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的运用;能通过图片或作品,表现出透视规律的风景作品。</p><p>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透视现象与规律,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感。</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作品,感受作品所给予的情感因素,并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劲舞描绘的情感表现力。</p><p>教学重难点</p><p>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掌握风景画中的透视,能运用透视表现于风景作品中。如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作品表现出来。</p><p>教法学法</p><p>欣赏、评述、尝试、展示</p><p>教师教学活动设计</p><p>学生学习活动设计</p><p>一、导入</p><p>复习上节课知识要点:透视规律、平行透视、成角透视。</p><p>除透视外,风景画中的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构图)</p><p>二、新授</p><p>风景画的构图</p><p>1、决定一幅画面形象的位置关系的关键使画面上的构图形式线,体现一幅画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也是画面的构图形式线。如何理解构图形式线?</p><p>2、取景范围与画幅形状,也是决定画面主次关系及情感倾向的重要因素。对应原作分析,感受不同取景范围、画面形状对应的情感倾向及画面主次表现。</p><p>师生总结: 取景范围根据实际大小适中;</p><p>绘制角度以寻找适合画面为主;</p><p>方形构图:宜表现平静、柔和的感觉;</p><p>横长构图:宜表现开阔、壮观的感觉;</p><p>竖长构图:宜表现崇高、挺拔的感觉。</p><p>3、优秀作品欣赏</p><p>风景素描小品;</p><p>赏析其透视、构图等方面;</p><p>三、实践表现</p><p>作业要求:课本P7页学习活动一,尝试运用所学的透视、构图知识画出一张小型素描风景画。</p><p>四、讲评</p><p>选出有情感表现、有较准确的透视表现、构图的部分作业,进行简评。讲想表现什么样的情感,如何表现的。</p><p>学生自主回答。</p><p>1、请四名学生上台勾画,其他学生在下面勾画(简单的几何形、线)能体现画面形象特点的形式线。</p><p>2、分析四幅风景素描;四幅不同取景范围图例;四幅不同画幅形状图例。</p><p>归纳总结。</p><p>3、师生交流看法。</p><p>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提示修正。</p><p>生生互评;师生点评。</p><p>教学反思</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画家乡的风景》第二课时学案新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