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p>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p><p> </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p><p> 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p><p>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p><p>·能力目标</p><p> 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p><p>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p><p>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p><p>·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p><p>【教学重点和难点】</p><p>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p><p>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p><p>【教学准备】</p><p>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p><p>【教学方法】</p><p>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p><p>【教学过程】</p><p>[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学生回答谜底:地图)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p><p>(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p><p>[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p><p>[活动]</p><p>(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 “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教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回答)</p><p>(小结)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p><p>(板书)一、地图的基本要素</p><p>1.比例尺</p><p>[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p><p>[活动]</p><p>(要求)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p><p>[启思]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p><p>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些呢?</p><p>③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p><p>A1:202300 B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 1/202300</p><p>④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能总结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吗?</p><p>[活动]</p><p>(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本13页图1.22和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北京城区图,然后回答比例尺的公式和表示形式,通过演算总结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尤其注意说明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p><p>(板书)①公式</p><p> ② 三种表示形式</p><p> ③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p><p>[巧练] ①读“台湾岛图”,量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p><p>②请你填出下列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p><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xss="removed"><tbody><tr> <td width="191" valign="top" xss="removed"><p>数字式</p></td> <td width="163" valign="top" xss="removed"><p>线段式</p></td> <td width="212" valign="top" xss="removed"><p>文字式</p></td></tr><tr> <td width="191" valign="top" xss="removed"><p>1:2023000</p></td> <td width="163"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 <td width="212"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tr><tr> <td width="191"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 <td width="163" valign="top" xss="removed"><p>0 10千米</p></td> <td width="212"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tr><tr> <td width="191"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 <td width="163" valign="top" xss="removed"><p> </p></td> <td width="212" valign="top" xss="removed"><p>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p></td></tr></tbody> </table>③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1/20230,1/20232023,1/202320232023</p><p>[启思]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0页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p>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p><p>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p><p>④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p><p>[活动]</p><p>(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越大,要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p><p>(板书)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内容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p><p>[激趣]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p><p>(板书)2.方向</p><p>[启思]阅读课本图1.24思考</p><p>①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p><p>②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p><p>③在图中的X、Y、Z三点,分别注出它们的东、南、西、北方向。</p><p>④图中的Y点在X点的什么方向?X点在Z点的什么方向?</p><p>⑤有经纬网的地图,该怎样辨别方向?</p><p>⑥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p><p>[活动] </p><p>(要求)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合作。</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p><p>(板书)①经纬网定向法</p><p> ②指向标定向法</p><p>[启思]阅读小黑板上的指向标地图(如右图),</p><p>思考</p><p>①指向标有什么用途?</p><p>②图中的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p><p>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p><p>[活动]</p><p>(要求)分组讨论</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p><p>[巧练]课本19页“活动”2题。</p><p>[激趣]如果我们把“活动2题”中的指向标去掉,这样的地图又如何辨别方向呢?</p><p>[启思] “活动2题”中的指向标指向此图的什么方位?这个方位和指向标指示的什么方向重合?另外的三个方向如何确定?你能总结出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地图该如何辨别方向吗?</p><p>[活动]</p><p>(要求)独立思考</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动)</p><p>(小结)对一般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辨别方向。</p><p>(板书)③一般定向法</p><p>[巧练]①按照教室的自然方位,请任意两个同学说出相对方向。</p><p>②野外旅行或考察,有时会迷路,需要确定方向,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p><p>[激趣]大家知道,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p><p>(板书)3.图例</p><p>[启思]请同学们看图1.25一些常用的图例,请你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p><p>[活动]</p><p>(要求)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p><p>(学生活动)讨论方法并记住常用图例。</p><p>(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一张图例卡片,学生回答其代表的地理事物。</p><p>(小结)</p><p>[巧练]</p><p>(梳理知识)本堂课所学内容,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p><p>(课外作业)利用课外时间,分小组观察校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要求:自己设计图例,并介绍它们代表着实物的那些特征)</p><p>【板书设计】</p><p>第三节地图的阅读</p><p>一、地图的基本要素</p><p>1.比例尺</p><p>①公式</p><p> ② 三种表示形式</p><p> ③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p><p> 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内容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p><p>2.方向</p><p>①经纬网定向法</p><p> ②指向标定向法</p><p> ③一般定向法</p><p>3.图例</p><p>二、选择适用的地图</p><p> (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