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p>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如下:</p><p>学习目标:</p><p>1.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p>2.南方经济的发展</p><p>重点难点:</p><p>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及经济发展</p><p>教学过程:</p><p>一、温故而知新:</p><p>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p><p>二、预习导学</p><p>1.提问:我们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影响中,南方地区是怎样呢?有什么特征?</p><p>2.读图5.8,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洞庭湖、鄱阳湖、江汉平原、东海、珠江</p><p>三、合作研讨:</p><p>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p><p>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p><p>3.完成课本P7.活动2</p><p>4.对比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土壤,红土地的形成?</p><p>5.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p><p>6.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省份</p><p>7.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阅读知识之窗,完成P10活动3.</p><p>四、课堂反馈</p><p>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p><p>A、一年两熟到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p><p>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以( ) 为主的工业基地。</p><p>3.能否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p><p>A、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p><p>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排泄雨水</p><p>4.我国有( )个经济特区。</p><p>五、课后小结</p><p>六、布置作业</p><p>完成练习册</p><p>七、教学反思</p><p>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1课时 )</p><p>学习目标:</p><p>1.掌握秦岭到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p><p>2.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p><p>重点难点:</p><p>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p><p>教学过程:</p><p>一、温故而知新:</p><p>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p><p>二、预习导学</p><p>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p><p>1.从图5.20.5.21 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p><p>(1) 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p><p>(2) 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p><p>(3) 通过南北气候、降水,说说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p><p>希望为大家提供的<strong>地理教学设计案例</strong>,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