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2:08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钠的化合物同步练习(含答案)

<p>氧化物从组成上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类。以下是第二章钠的化合物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做题。</p><p>1.化学式与其俗名相符的()</p><p>A.纯碱NaOH B.苏打</p><p>C.小苏打D.芒硝</p><p>2.下列各种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 )</p><p>A.过氧化钠B.碳酸钠</p><p>C.氢氧化钠D.硫酸钠</p><p>3.要除去气体中所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通过()</p><p>A.溶液 B.溶液</p><p>C.饱和石灰水 D.氨气</p><p>4.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p><p>①Na ②NaOH ③④⑤⑥</p><p>A.①④B.②③④⑤</p><p>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p><p>5.过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中,过氧化钠()</p><p>A.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是还原剂</p><p>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是氧化剂</p><p>6.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p><p>A.都是淡黄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p><p>C.都能与水作用生成碱 D.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p><p>7.在空气中加热时,颜色发生变化且质量增加的物质是( )</p><p>A.芒硝B.胆矾</p><p>C.小苏打 D.氧化钠</p><p>8.把一小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现象:①金属钠表面逐渐变暗;②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逐渐潮湿;③再过些时候又转变成白色固体;④又过一段时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的粉末。写出以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p><p>9.和的混合物13.7g,与100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释放出6.6g的气体,(1)混合物中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2)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p><p>提高卷(30分钟)</p><p>1.某淡黄色粉末常用作潜水员的供氧剂,在该供氧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p><p>A.1:1B.2:1</p><p>C.3:1D.3:2</p><p>2.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p><p>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p><p>C.等于2.86g D.大于2.86g</p><p>3.按图7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p><p>A.和B.CO和</p><p>C.CO和CuO D.和</p><p align="center"></p><p>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p><p>A.溶液仍为紫色B.最后溶液变蓝色</p><p>C.最后溶液褪色D.有气泡产生</p><p>5.加热mg质量分数相等的和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ng。当完全分解时,n的值为()</p><p>A.B.</p><p>C.D.</p><p>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p><p>A.HCl NaOH</p><p>B.HClNaOH</p><p>C.NaOH</p><p>D.</p><p>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比的溶解度大</p><p>B.质量相同的和与定量盐酸反应可生成等量</p><p>C.石灰水可鉴别和</p><p>D.和同时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质量相等的盐酸反应,前者放出气体快</p><p>8.把2.1g的CO与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p><p>A.2.1gB.3.6g</p><p>C.7.2g D.无法确定</p><p>9.已知3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p><p align="center"></p><p>2023年比利时的索尔维以、、水为原料制得纯净的,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操作是:①在氨化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制得小苏打;②再把小苏打焙烧,制得纯碱,循环使用;③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循环使用。</p><p>2023年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固体NaCl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中,使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p><p>试回答:</p><p>(1)写出在氨化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能制得小苏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不能在NaCl溶液中先通入,然后再通入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p><p>(3)在析出小苏打后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p><p>(4)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p><p>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p><p>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p><p>(5)两法相比,侯氏制碱法的代点是__________________。</p><p>10.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等杂质。如图8是测定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有:</p><p align="center"></p><p>图8</p><p>A.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g;</p><p>B.取n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p><p>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p><p>D.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干燥管质量为wg;</p><p>E.关闭止水夹;</p><p>F.打开止水夹;</p><p>G.缓缓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p><p>H.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p><p>(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符号);</p><p>C_____F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D。</p><p>(2)操作步骤D中,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p><p>(3)计算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p><p>(4)若去掉装置甲,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若去掉装置乙,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p><p>11.把一瓶不饱和的NaOH溶液分为四等份,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四份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Na四种固体,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加入的物质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p><p>12.将70g和的混合物全部溶于98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0%,试计算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各是多少。</p><p>参考答案解题点拨</p><p>基础卷</p><p>1.D2.BD3.A4.C5.C6.C7.D</p><p>8.①</p><p>②</p><p>③</p><p>④</p><p>9.(1)8.4g(2)7.3%</p><p>提高卷</p><p>1.A (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且反应中物质的量之比为1:1)</p><p>2.D (1.06g全部转化为晶体质量为2.86g,但吸收了饱和溶液的水后,溶液中又有晶体析出)</p><p>3.AC (A.受热分解,产生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可燃,符合题意,可选。 B.CO可燃,但</p><p>受热不分解,无放出,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CO可燃,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合题意。D.可燃,但,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p><p>4.C (强氧化性使指示剂褪色)。</p><p>5.B (有)。</p><p>6.BC (HCl与滴加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p><p>7.CD (石灰水与,均能生成沉淀而与盐酸反应快。)</p><p>8.A (由原理,,</p><p align="center">,</p><p>知,实数增加的为CO的量)。</p><p>9.(1),</p><p align="center">;的溶解度比其他3种盐的溶解度小。</p><p>(2)在水中溶解度比小,生成较少,不能达到饱和而析出。</p><p>(3)</p><p>(4)A,B,C</p><p>(5)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p><p>10.(1)B;H;A;F。</p><p>(2)使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吸收空气中的;吸收中的水蒸气。</p><p>(3)(4)偏大;偏大</p><p>11.NaOH;NaOH中质量分数最小,且反应中又不消耗溶剂水。</p><p>12.与水反应后生成NaOH,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同时有产生。因此,在反应后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应减去放出的质量。设混合物中的质量为x、的质量为y</p><p align="center"></p><p>20230</p><p>x</p><p align="center"></p><p>20232023</p><p>y</p><p align="center"></p><p>解得</p><p>[解题点拨]</p><p>1.注意反应。</p><p>2.加入后,有晶体析出,且原饱和溶液质量减小。</p><p>7.和的比较。</p><p>8.CO与燃烧后被吸收,实际增加的为CO和的量。</p><p>第二章钠的化合物同步练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化学网预祝大家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钠的化合物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