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六
<p>一、整体设计</p><p>1、教材分析</p><p>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p><p>2、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p><p>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p><p>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p><p>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演示实验理解到分子在运动;通过对微观的事物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微观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p><p>3、教学重点和难点</p><p>(1)教学重点: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p><p>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p><p>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p><p>(2)教学难点: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p><p>2.微观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的培养。</p><p>4、课时安排:一课时</p><p>5、教学方法</p><p>实验探究法、归纳推理法、练习法。</p><p>二、教学过程</p><p>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1、设问题,引入课题。</p><p>1+1等于多少?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是多少毫升?</p><p>教师回答:好,学习了这一节课我就要告诉大家1+1,25ml水和25ml酒精混合不是100ml。异口同声回答1+1=2,</p><p>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是100ml。给学生带来疑问,带着实际问题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不是100ml展开课题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好奇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