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02

《羚羊木雕》教案20

<p align="left"></p><p>初中语文第一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p><p>一、教学目的</p><p>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p><p> 2、培养孩子“重义轻财”的道德品质</p><p> 3、培养学生的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p><p>二、教学重难点</p><p>1、重点 朗读</p><p>2、难点 从故事中分析人物</p><p>三、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探究</p><p>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p><p>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p><p>教学过程</p><p>学习《羚羊木雕》一文</p><p>一、导入新课</p><p>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要好的朋友?(生:有)那么,你们有没有因为朋友而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呢?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生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羚羊木雕》,看它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示?</p><p>二、分角色朗读课文</p><p>三、整体把握课文</p><p>1、课文围绕什么展开?</p><p>明确:羚羊木雕</p><p>2、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p><p>明确:①查问木雕</p><p>②赠送木雕</p><p>③取回木雕</p><p>3、这符合正常的叙述顺序吗?</p><p>明确:不符合</p><p>4、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何作用?</p><p>明确:插叙 补充说明万芳确实是一个仗义的朋友</p><p>四、课文解读</p><p>1、卷入这里边的人物可以分为几类?他们各持什么观点?</p><p>明确:万芳、 “我”、奶奶 不要回木雕</p><p> 万芳妈、爸爸、妈妈 要回木雕</p><p>2、你赞同那一种?为什么?</p><p>学生自由讨论</p><p>3、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课文中的爸爸、妈妈却不是象我们这样想的,因而事情的处理对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么,要怎样才能使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不发生呢?请以“如果------就不会发生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了。”造句。</p><p>五、小结</p><p>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遇事要多想几个“如果”,尽最大可能处理好事情六、板书设计 见课件</p><p>六、作业设计</p><p> 写一篇读后感</p><p>七、教学后记</p><p> 开始学生有一些拘束,经老师一再引导之后都积极了起来。特别是有几个问题的讨论很是激烈,尤其那个造句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也受益匪浅。只是有个别问题设计还不够精妙。 </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羚羊木雕》教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