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8:38

游褒禅山记(粤教版高三必修)

<p align="left"></p><p>学习目标: </p><p>1领会“记”这钟文体的叙议结合的特点。 </p><p>2领会文章揭示的哲理。 </p><p>3积累文言词句,掌握分析理解推断文言词句的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p><p>4背诵精彩文段 </p><p>学习过程: </p><p>一、阅读课文叙述部分,概括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 </p><p>叙:仆碑,前后洞及游洞的情形 </p><p>二、指导学生抓文文章思路、关键词语快速记忆背诵。 </p><p>仆碑文漫灭“花”谬“华” </p><p>前洞其下平旷记游者众 </p><p>后洞以下窈然甚寒 </p><p>进难见奇来记者少 </p><p>拥火以入随之而出力足火明悔 </p><p>三、朗读文章议论的文字,概括文章作者议论的观点。仆碑学者深思慎取 </p><p>前洞 </p><p>后洞志力物成功条件 </p><p>入出悔尽志无悔 </p><p>议:志、力、物,深思慎取 </p><p>四、快速记忆背诵叹 </p><p>叹 </p><p>古人观得求思深无不在 </p><p>(今人)夷近众险远少 </p><p>奇观险远罕至 </p><p>非有志不至 </p><p>志力不足不至 </p><p>志力无物不至 </p><p>力足可讥有悔 </p><p>尽志无悔孰能讥 </p><p>得 </p><p>五、分析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p><p>叙照应议 </p><p>基础深化 </p><p>叙议互相照应,叙事是基础,议论是升华。 </p><p>六、学生谈对文章所揭示的道理的体会。 </p><p>七、整理积累文言词句 </p><p>(一) </p><p>非/常:不平常 </p><p>于/是:对这件事 </p><p>至/于:到达到 </p><p>(二) </p><p>(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p><p>介词结构后置句 </p><p>(2)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p><p>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p><p>省略句,根据上下文确定省略内容 </p><p>(3)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能至者),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p><p>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褒禅山记(粤教版高三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