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8:15

孔雀东南飞学案

<p align="left"></p><p>第一课时</p><p>1 、背景追溯</p><p>《诗经》 、楚辞文学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和汉代文人无名氏“古诗”的勃兴。</p><p>乐府诗是当时国家的音乐机关采集保存下来的歌辞。这些民歌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汉代历史生活的形象画卷。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他们的丑恶嘴脸,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以及战争的灾难,妇女的悲惨遭遇等,无不得到具体的反映。其杰出的代表,是控诉封建礼教摧残爱情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p><p>2、自主、合作、探究</p><p>(一)引读导入</p><p>你看过《 梁祝》 或听过《 梁祝》 的故事吗?谈谈你对这出爱情悲剧的感受与认识?</p><p>这样的爱情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 。</p><p>(二)自读感知</p><p>1 ,关于作品</p><p>《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现存的古代()也是()的一首长篇()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五言诗的杰出代表,其篇幅长达357句,共2023字,这在古典诗歌中是罕见的。与北朝乐府(),并称“乐府双璧”。</p><p>乐府,原指,() ,后把(),也称“乐府”或“乐府诗”。</p><p>2 .整体感知</p><p>( 1 )文题理解</p><p>《 孔雀东南飞》 ,又名《 》 。最早见于南朝__所编的《 _》 。诗一前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一219)。</p><p>( 2 )听读课文(请结合工具书及文中注释,理解诗歌)</p><p>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p><p>伶俜()萦苦辛</p><p>阿母大拊()掌</p><p>腰若流纨()素</p><p>诺诺()复尔尔</p><p>青雀白鹄舫() </p><p>四角龙子幡() </p><p>儿今日冥冥()</p><p>② 解释下列古今不同义</p><p>便可白()公姥</p><p>汝岂得自由()</p><p>可怜()体无比</p><p>却()与小姑别</p><p>处分()适君意</p><p>渠()会永无缘</p><p>摄履相逢迎()</p><p>汝是大家子()</p><p>奄奄()黄昏后</p><p>叶叶相交通()</p><p>③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释义</p><p>孔雀东南()飞</p><p>手巾()掩口啼</p><p>卿当日()胜贵</p><p>自名()秦罗敷.</p><p>千万不复全()</p><p>逆以煎()我怀</p><p>足以荣()汝身</p><p>便利()此月内</p><p>(三)研读探究</p><p>1 .探究的情节,用四字词语填空,完成下表。</p><p>小序</p><p>开端 兰芝被谴</p><p>发展</p><p>再发展</p><p>高潮</p><p>尾声告诫后人</p><p>2 .主旨把握</p><p>全诗以()为序,以()、()的爱情悲剧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的本质,歌颂了刘兰芝夫妇()、()的叛逆精神,寄托了人民群众对()、() 的热烈向往。</p><p>3 .诗前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p><p>(四)品读鉴赏</p><p>1 .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分别使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哪些与此类似的故事?</p><p>2 .阅读下面一首短诗,鉴赏诗中艺术特点并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p><p>上邪</p><p>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p><p>第二课时</p><p>一、温故知新</p><p>《孔雀东南飞》原题为(),选自()朝()编的(),它与()被誉为“乐府双璧”。</p><p>这首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采用民歌常用的()手法,他在诗中的作用是()。</p><p>二、自主、合作、探究</p><p>(一)引读导入</p><p>用心聆听《梁祝》,根据音乐的曲调想象《孔雀东南飞》的情节。</p><p>(二)研读探究</p><p>1、自读课文,划出兰芝在不同场合的语言描写,并从中品味兰芝的性格特点。</p><p>2、思考:面对一个聪明、勤劳、善良的儿媳,焦母为何不能容她?</p><p>3、刘兰芝起初为何没答应嫁给太守的儿子,后来为何又嫁?</p><p>4、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p><p>(三)品读鉴赏</p><p>1、“兰芝自诉”中,使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p><p>2、描写人物,除通过语言描写外,还可通过那些描写?请你位熟悉的同学“画”一幅像。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雀东南飞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