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四年级语文教案
<p></p><p><strong>教材简析</strong></p><p>故事中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p><p>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p><p>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理解文章内容,初步形成幸福观。</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strong></p><p>1、复习导入:</p><p>巨人因为学会了分享,所以最后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看来他的幸福是从“学会分享”中来的。</p><p>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p><p><strong>二、检查预习情况</strong></p><p><strong>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strong></p><p>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p><p>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p><p>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p><p>(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p><p>板书:挖小水井</p><p><strong>四、分析课文的起因</strong></p><p>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p><p>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p><p>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p><p>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p><p>(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p><p>【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p><p><strong>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strong></p><p><strong>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strong></p><p><strong>七、布置作业</stron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