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2:38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赵普知识点

<p>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赵普知识点,包括原文及翻译、字词、课后练习三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一起来学习吧。</p><p>一、原文及翻译</p><p>原文: 普少 习吏事,寡 学术,及 为相,太祖常劝 以读书。</p><p>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p><p>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 第, 阖户 启 箧取书,</p><p>译文:(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p><p>原文:读之竟日。及 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p><p>译文: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非常快。(他)死后</p><p>原文:家人发 箧 视 之,《论语》二十篇也。</p><p>译文: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啊。</p><p>原文: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 忌 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p><p>译文: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尽管对人常嫉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为</p><p>原文: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p><p>译文: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拘谨且遇事沉默不语。</p><p>原文:普刚毅果断, 未 有其比。</p><p>译文: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p><p>原文:尝 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 复奏其人</p><p>译文: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没有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求启用此人。</p><p>原文:亦不用。明日,普 又 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p><p>译文:太祖还是没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奏这个人,太祖生气了,撕碎</p><p>原文:案牍 掷地,普颜 色不变,跪而 拾之 以 归。</p><p>译文:他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面 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p><p>原文:他日 补缀 旧纸,复 奏如初。</p><p>译文:过些日子,他将旧纸片缝补好,再次像当初一样上奏。</p><p>原文:太祖乃 悟, 卒用其人。</p><p>译文:宋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这个人。</p><p>二、字词</p><p>习:熟悉。</p><p>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p><p>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p><p>竟日:整天。</p><p>临政:处理政务。</p><p>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p><p>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p><p>发:打开。</p><p>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全书共二十篇。</p><p>性深沉:性情沉着。</p><p>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p><p>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p><p>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p><p>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p><p>明日:第二日。</p><p>碎裂奏牍掷地: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指赵普"荐某人为某官"的奏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p><p>普颜色不变:赵普脸色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赵普并没有因太祖发怒而面露惶恐、惊惧的神色。颜色,脸色</p><p>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p><p>三、课后练习</p><p>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选自《宋史•赵普传》)</p><p>翻译:……。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p><p>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p><p>②在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p><p>答案:</p><p>(1)不同,“卒用其人”(终于,最终);“七月卒”(死,去世)</p><p>(2)选文原句: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分)</p><p>选文概括:①为治理国家而勤奋读书;②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p><p>赵普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大家在学会知识点后一定要就是完成课后练习进行巩固,更多精彩内容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敬请关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赵普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