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07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案教学设计

<p>捉迷藏。(教材第4、第5页的内容)</p><p>1.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p><p>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p><p>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在说、摆、放中,理解退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p><p>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p><p>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p><p>课件、20根小棒、数字卡片等。</p><p>1.看谁算得快。</p><p>8+()=138+()=158+()=14</p><p>8+()=128+()=168+()=17</p><p>【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知识,复习8加几的知识,为将加法转化为减法作铺垫。】</p><p>1.创设情境。</p><p>师:今天小红家可热闹了,什么事儿呢?原来今天是周六,小红和同学们约好了来小红家玩捉迷藏游戏。瞧,班长丫丫在和同学们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p><p>生1:图中有大树、房子,还有小朋友。</p><p>生2:画面上一共有8个小朋友。</p><p>生3:一共来了13个人。</p><p>师: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p><p>生: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p><p>师:应该怎样列算式呢?</p><p>生:13-8=</p><p>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8。(板书课题:十几减8)</p><p>【设计意图: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只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p><p>2.合作探究。</p><p>(1)自主探究。</p><p>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8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8可以怎样想,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p><p>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p><p>(2)全班交流汇报。</p><p>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13-8的?(可能出现以下情况)</p><p>生1:我是从13根小棒里一根一根地去掉,一共去掉了8根,还剩5根。</p><p>(伴随多媒体演示算法)</p><p>生2:我先把13根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小棒里面去掉8根,最后把剩下的2根和另外的3根合起来得5根。</p><p>生3:我是先从13根小棒里去掉3根,再去掉5根,最后还剩5根小棒。</p><p>生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8+5=13,所以13-8=5。</p><p>生5:我先从13中去掉10,多减的2与3合起来是5。</p><p>生6:我用计数器计算。</p><p>……</p><p>(3)小结。</p><p>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13-8=5。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请把你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桌听一听。</p><p>【设计意图:本节设计,突出表现为“算法多样化”,且在探究各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再进行归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时,教师刻意增加了“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听”的环节,让学生“复述”“整理”自己的算法,促进内化。】</p><p>3.尝试练习。</p><p>(1)出示教材第4页“算一算”12-8、17-8。</p><p>(2)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说一说你怎样计算这两道题。</p><p>(3)指名回答。</p><p>(4)在教材上填出结果。</p><p>4.对比揭题。</p><p>(1)齐读算式13-8=5、12-8=4、17-8=9。</p><p>(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p><p>(3)揭题:十几减8。</p><p>1.利用小棒或计数器,算一算。</p><p>11-8=14-8=</p><p>2.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在教材上画一画,填一填。</p><p>3.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3题。</p><p>4.口算。</p><p>15-9=13-9=14-8=15-8=16-8=17-8=17-9=</p><p>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p><p>生1:我学会了计算减法想加法。</p><p>生2:十几减8的得数等于十几个位上的数加2。</p><p>……</p><p>十 几 减 8</p><p>计算13-8:</p><p>①10-8=2,2+3=5。</p><p>②13-3=10,10-5=5。</p><p>③因为8+5=13,所以13-8=5。</p><p>A类</p><p>填出()里的数。</p><p>13-()=817-()=9()-7=8</p><p>(考查知识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能力要求:应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十几减8。)</p><p>B类</p><p>1. 算一算,填一填。</p><p>202320232023</p><p>-8</p><p>()()()()()()</p><p>依次移动8,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填到括号里。</p><p>问:十几减8的得数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p><p>2.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p><p>(考查知识点: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在说、摆、放中,理解退位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能力要求: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十几减8,理解退位的算理。)</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类: 2023</p><p>B类:1. 202389</p><p>特点: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会有这样的规律是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p><p>2. 略</p><p>教材习题</p><p>第5页“练一练”</p><p>1. 36</p><p>2. 画一画略8</p><p>3. 11-8=3(只)15-8=7(个)</p><p>4. 2023202388</p><p>5. 17-9=813-9=417-8=915-9=611-8=3</p><p>11-9=213-8=515-8=7</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