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乘法》
<p>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乘法》</p><p>教学内容:</p><p>教科书24页、25页,例5、6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p><p>教学目标:</p><p>1、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p><p>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p><p>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p><p>教学重点:</p><p>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p><p>教学难点:</p><p>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p><p>1、旧知复习</p><p>(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p><p>(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p><p>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p><p>加法结合律:(a+b)+c=a+(b+c)</p><p>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p><p>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红旗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p><p>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p><p>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p><p>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p><p>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p><p>1、教学乘法交换律</p><p>(1)探究、发现问题</p><p>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p><p>(2)举例验证</p><p>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p><p>(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2023=2023)</p><p>(3)概括规律</p><p>a、总结定律</p><p>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p><p>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p><p>b、定律命名</p><p>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p><p>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p><p>c、用字母表示定律</p><p>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p><p>板书公式:ab=ba</p><p>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