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案教学设计

<p></p><p>第3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p><p></p><p></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懂、学透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p><p>1.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p><p>虽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教材的安排,先教学整十数的读写,再教学一般数的读写,然后是特殊数的读写,最后是100的读写。这样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有梯度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2.注重发挥教具的作用。</p><p>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的意义,将摆小棒与拨计数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熟练地操作小棒和计数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合作学习的能力。</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p><p>学生准备小棒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p><p></p><p></p><p>教学过程</p><p>⊙复习引入</p><p>1.出示一捆和一根小棒:谁能说说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p><p>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的想法。</p><p>3.请学生写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p><p>4.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认识100以内的数。</p><p>设计意图:复习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以内数的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p><p>⊙探究新知</p><p>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例3情境图。</p><p></p><p>(1)观察一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纽扣,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数完后汇报交流。</p><p>(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p><p>师:这些数都比20大,又是100以内的数,该怎样写呢?又该怎样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p><p>(2)尝试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p><p>师:40这个数用小棒怎样表示?用计数器呢?</p><p>学生操作后进行展示。</p><p>(3)讨论40的写法和读法。</p><p>师:根据我们以往的写数和读数的经验,你认为40该怎样读写呢?</p><p></p><p>引导学生先说出40的组成,然后分别说出40的写法和读法。</p><p>(40是由4个十组成的,应该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作:四十)</p><p>师:能用刚才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70吗?能写出来并读一读吗?</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