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p></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6"><p>课题</p></td><td width="208"><p>正方体的认识</p></td><td width="208"><p>课型</p></td><td width="182"><p>新授课</p></td></tr><tr><td width="86"><p>设计说明</p></td><td colspan="3" width="598"><p>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具有概括长方体特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整理。</p><p>1.以旧引新,形成知识的良好迁移。</p><p>运用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先全面呈现上节课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既复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又能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几个角度去认识正方体。再呈现正方体物体,让学生明白它的长、宽、高都相等,引导学生概括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又叫做立方体。这样从旧知走向新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探究新知。</p><p>2.注重交流,形成合作意识。</p><p>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探究正方体的特征时,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集体观察正方体,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讨论前,让学生带着“正方体有几个面?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几条棱?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几个顶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p></td></tr><tr><td width="86"><p>课前准备</p></td><td colspan="3" width="598"><p>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体模型</p><p>学生准备正方体纸盒</p></td></tr><tr><td colspan="4" width="684"><p>教学过程</p></td></tr><tr><td width="86"><p>教学环节</p></td><td width="208"><p>教师指导</p></td><td width="208"><p>学生活动</p></td><td width="182"><p>效果检测</p></td></tr><tr><td width="86"><p>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p></td><td width="208"><p>1.复习引入。</p><p>课件出示长方体,复习长方体的特征。</p><p></p><p>2.要求学生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p><p>3.引导学生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p><p>4.引入新课。</p><p>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正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正方体的认识)</p></td><td width="208"><p>1.观察课件出示的长方体,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长方体的特征。</p><p>2.先分别找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汇报。</p><p>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想到: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了,那么每个面的大小也就一样了,每个面都是正方形。</p><p>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td><td width="182"><p>1.填一填。</p><p>(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p><p>(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面积分别()。</p><p>(3)长方体的12条棱,每()条棱为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组。</p></td></tr><tr><td width="86"><p>二、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5分钟)</p></td><td width="208"><p>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p><p>2.组织学生根据正方体模型,尝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p><p>3.引导学生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p></td><td width="208"><p>1.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来汇报长方体的特征。</p><p>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观察、讨论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p><p>3.在小组内选一个代表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总结并汇报。</p><p>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p><p>棱: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p><p>顶点:8个。</p></td><td width="182"><p>2.填空。</p><p>(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p><p>(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p><p>(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它的棱长总和是(),当a=6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p></td></tr><tr><td width="86"><p>三、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10分钟)</p></td><td width="208"><p>1.引导学生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p><p>2.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p><p>3.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p></td><td width="208"><p>1.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进行区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填写记录单。</p><p>2.通过讨论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p><p>3.动手操作,交流后展示成果。</p><p></p></td><td width="182"><p>3.解决问题。</p><p>(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 cm,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p><p>(2)用一根长48 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铁丝没有剩余),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 cm,宽是4 cm,它的高是多少厘米?</p></td></tr><tr><td width="86"><p>四、巩固新知。(7分钟)</p></td><td width="208"><p>看图回答问题。</p><p></p><p>(1)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cm。</p><p>(2)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cm。</p><p>(3)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是()cm2。</p></td><td width="208"><p>先认真观图,分析题意,独立完成此题,然后汇报自己的答案,集体订正。</p></td><td width="182"><p>4.用96 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长是多少厘米?</p></td></tr><tr><td width="86"><p>五、课堂总结。(3分钟)</p></td><td width="208"><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td><td width="208"><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td><td width="182"> </td></tr><tr><td width="86"><p>教师批注</p></td><td width="208"> </td><td width="208"> </td><td width="182"> </td></tr></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