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
<p>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导学案设计<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8"><p>课题</p></td><td width="203"><p>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td><td width="187"><p>课型</p></td><td width="180"><p>新授课</p></td></tr><tr><td width="88"><p>设计说明</p></td><td colspan="3" width="569"><p>1.重视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的作用。</p><p>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有效地运用迁移的规律,是强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丰富数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分数并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新授课之前,教师引领学生先练习了两道题,在复习分数的含义中引入课题,承前启后,为学习新知作铺垫。</p><p>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p><p>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本节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师则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让所有的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学生之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td></tr><tr><td width="88"><p>课前准备</p></td><td colspan="3" width="569"><p>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正)方形纸彩笔</p><p>学生准备长(正)方形纸彩笔</p></td></tr><tr><td colspan="4" width="657"><p>教学过程</p></td></tr><tr><td width="88"><p>教学环节</p></td><td width="203"><p>教师指导</p></td><td width="187"><p>学生活动</p></td><td width="180"><p>效果检测</p></td></tr><tr><td width="88"><p>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p></td><td width="203"><p>1.游戏:同学们想一个分数,与同桌互相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p><p>2.填空。</p><p>的分数单位是()。</p><p>()个;</p><p>是4个();</p><p>3个是()。</p><p>3.引入新课。</p></td><td width="187"><p>1.同桌之间,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p><p>2.回忆学过的分数知识进行填空。</p><p>3.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p></td><td width="180"><p>1.填一填。</p><p>(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p><p>(2)+表示8个()加上6个(),和是()。</p></td></tr><tr><td width="88"><p>二、运用知识间的迁移,探究计算方法。(20分钟)</p></td><td width="203"><p>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p><p>(1)出示教材89页例1(1),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p><p>(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并说出理由。</p><p>(3)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p><p>(4)思考:+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p><p>(5)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明确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p><p>(6)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探究分数加法的含义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p><p>(7)师生共同小结。</p><p>2.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p><p>(1)出示教材89页例1(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p><p>(2)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例1(2)的计算,补充教材中括号内的计算过程。</p><p>(3)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收获。</p><p>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材89页例1的两道小题有什么共同点。</p></td><td width="187"><p>1.(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p><p>(2)分析题意后,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根据经验答出:+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p><p>(3)思考:是1个,是3个,合起来就是。</p><p>(4)思考问题后,可能答出: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p><p>(5)小组讨论后汇报:通过观察情境图,可以看出就是即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p><p>(6)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p><p>(7)在教师的小结下,进一步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p><p>2.(1)独立分析题意,找到所求问题所需要的条件。</p><p>(2)根据教材89页例1(1)的学习经验,独立完成教材89页例1(2),并把教材中括号内的计算过程补充完整。</p><p>(3)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p><p>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p></td><td width="180"><p>2.算一算。</p><p>(1)比 m长 m是()m。</p><p>(2)一根铁丝长 m,比另一根短 m,两根铁丝一共长()m。</p><p>(3)一张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张饼的()。</p><p>(4)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第二天运走它的,还剩这批化肥的()。</p><p>3.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p><p>(1)分数减法的含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p><p>(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p><p>4.计算。</p><p>+</p><p>+</p><p>-</p><p>-</p></td></tr><tr><td width="88"><p>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0分钟)</p></td><td width="203"><p>1.完成教材90页“做一做”2题。</p><p>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个题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说一说应注意什么。</p><p>2.组织学生汇报问题的答案。</p></td><td width="187"><p>1.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计算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及计算时的注意事项。</p><p>2.小组选代表陈述问题的答案。</p></td><td width="180"><p>5.某工程队3天修完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p></td></tr><tr><td width="88"><p>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p></td><td width="203"><p>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td><td width="187"><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td><td width="180"> </td></tr><tr><td width="88"><p>教师批注</p></td><td colspan="3" width="569"> </td></tr></tbody></table><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