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中考数学辅助线规律(8)
<p><span>规律71</span></p><p>连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菱形。</p><p>规律72</p><p>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梯形的高等于两底和的一半(或中位线的长)。</p><p>规律73</p><p>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与底构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p><p>规律74</p><p>如果矩形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120o,则矩形较短边是对角线长的一半。</p><p>规律75</p><p>梯形的面积等于一腰的中点到另一腰的距离与另一腰的乘积。</p><p>规律76</p><p>若菱形有一内角为120,则菱形的周长是较短对角线长的4倍。</p><p>相似形和解直角三角形部分</p><p>规律77</p><p>当图形中有叉线(基本图形如下)时,常作平行线。</p><p>规律78</p><p>有中线时延长中线(有时也可在中线上截取线段)构造平行四边形。</p><p>规律79</p><p>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以下情况时,常构造直角三角形。</p><p>⑴有特殊角时,如有30、45、60、120、135角时。</p><p>⑵涉及有关锐角三角函数值时。</p><p>构造直角三角形经常通过作垂线来实现。</p><p>规律80</p><p>当已知条件中有切线时,常作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证题。</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