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1:42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应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并揭示出体积的概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p><p>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p><p>体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占空间”,容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容纳”,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形象化,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设计中通过操作,让学生看到“水面升高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再通过“两个杯子哪一个装水多”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容器容纳物体有多有少”,将难以理解的“占空间”和“容纳”变得可观察、可感受。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p><p>2.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操作中理解。</p><p></p><p></p><p>数学实验活动与科学学科的操作实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操作是为充分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服务的。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感悟、对比思考,得出“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以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是有多有少的,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多少叫容器的容积”这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概念。</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土豆、红薯、纸箱、杯子、盒子</p><p>学生准备土豆、红薯、烧杯</p><p>教学过程</p><p>⊙情境导入,激发兴趣</p><p>1.创设情境。</p><p>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p><p>(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学生观看)</p><p>提问:</p><p>(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p><p></p><p>(因为石子占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所以乌鸦能喝到水)</p><p>(2)如果把石子从水里拿出来还占空间吗?放在桌子上呢?手上呢?</p><p>2.引入新课。</p><p>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的物体都占有空间,像这个土豆和红薯(出示实物),它们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关于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知识——体积与容积。(板书课题)</p><p>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关于“水面上升”的数学思考,既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体积的生活经验,又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p><p>⊙实验探究,获取新知</p><p>1.实验观察,建立体积的概念。</p><p>(1)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哪一个占的空间小呢?能不能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呢?</p><p></p><p>(2)学生讨论实验方法。</p><p>①用两个同样大的烧杯装同样多的水。</p><p>②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土豆和红薯都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哪一个水面上升得高,哪一个占的空间就大。</p><p>(3)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461"><p>实验记录单</p><p>①号烧杯放土豆②号烧杯放红薯</p><p>土豆放入前水位高10 cm红薯放入前水位高10 cm</p><p>土豆放入后水位高______cm红薯放入后水位高______cm</p><p>①号烧杯水位的变化是______②号烧杯水位的变化是______</p><p>实验说明:土豆与红薯,______占的空间大。</p></td></tr></tbody></table><p></p><p>(4)讨论实验结果。</p><p>①水面为什么会上升?</p><p>(由于土豆和红薯占据了空间,所以导致水面上升)</p><p>②②号烧杯中的水面比①号烧杯上升得高,说明了什么?</p><p>(红薯占的空间大,土豆占的空间小)</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