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p>一、教学内容:</p><p>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p><p>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p><p>二、教学要求:</p><p>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p><p>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p><p>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p><p>与除法之间的关系。</p><p>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p><p>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p><p>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p><p>的笔算和简单口算。</p><p>5.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p><p>算(不超过三步)。</p><p>6.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p><p>的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p><p>7.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p><p>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8.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p><p>9.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p><p>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p><p>10。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p><p>第一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p><p>一、十进制计数法</p><p>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p><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读法,</p><p>练习一的第1-4题。</p><p>教学目的:</p><p>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p><p>2、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p><p>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页的教学挂图。</p><p>教学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及计数单位。</p><p>教学难点:读数。</p><p>教学过程:</p><p>一、学习数的产生</p><p>1.探究数的产生(质疑激趣)</p><p>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猜想一下。(可以小组讨论,可以看书)</p><p>(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p><p>教师总结: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p><p>2.自学记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p><p>教师出示第1页的教学挂图:</p><p>(1)让学生看图,图上说明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补充。)</p><p>(2)你读过这方面的书吗?你是怎么理解的?</p><p>(3)请几名同学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p><p>教师:由于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以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p><p>二、学习十进制计数法</p><p>1.复习旧知。</p><p>(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按数位顺序板书出来。)</p><p>(2)回答下面的问题:</p><p>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p><p>②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p>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p><p>(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十二亿,世界人口50亿等。这些数都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今天我们就来学比亿大的数。</p><p>(2)用算盘帮助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