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p>教学内容:</p><p>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二册P2023页内容。</p><p>教学目标:</p><p>1. 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p><p>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p><p>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p><p>教学重点:</p><p>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p><p>教学难点:</p><p>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p><p>教学准备:</p><p>多媒体课件、小汽车、玩具、茶壶。</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1、播放故事《盲人摸象》</p><p>提问:这几个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p><p>2、揭示课题:因为他们是盲人,看不到大象的全部,所以用手摸到哪个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一看(二)》。(板书课题)</p><p>二、探索新知</p><p>1、出示课本全景图。</p><p align="center"></p><p>交流,同桌说一说。</p><p>全班汇报,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p><p>2、 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分别说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p><p>思考: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p><p>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p><p>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p><p>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p><p>3、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p><p>4、解决问题完成例题</p><p>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p><p>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p><p>三、分层练习</p><p>1、学生翻开课本第20页的观察书包,并独立完成。指名阐述理由。</p><p>2、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从什么位置观察的。</p><p>3、观察小组中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然后交换位置观察。</p><p>4、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p><p>四、课堂小结</p><p>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p><p>五、课外延伸</p><p>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选一件物品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试着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本子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