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三年上《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1、 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克和千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p><p>2、 掌握1千克=2023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p><p>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p><p>教学难点:</p><p>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有关的简单问题。</p><p>教具准备:</p><p>天平、托盘称、食盐、鸡蛋、钮扣、2分硬币、花生仁、大豆。</p><p>教学过程:</p><p>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教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几个有关动物的小知识。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p><p>学生: 蜂鸟,像蜜蜂一样大。</p><p>教师:你知道吗?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一克呢!</p><p>板书:1克</p><p>教师:你喜欢小狗吗?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有多重吗?</p><p>学生回答问题。</p><p>教师: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一千克。</p><p>板书:1千克</p><p>教师:你了解袋鼠吗?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p><p>板书:40千克 4克</p><p>教师:2023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一吨。</p><p>板书:150吨 1吨</p><p>教师:根据老师讲的动物趣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p><p>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p><p>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p><p>二、 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p><p>1、认识感受克。</p><p>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解决1克有多重的问题,那么一克到底有多重呢?</p><p>教师:出事天平,向学生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天平称出花生仁、硬币、钮扣、图钉、黄豆等大约一克的东西。</p><p>学生:说出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一克?找出来掂一掂。</p><p>教师: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做单位,可用g表示</p><p>板书:克(g)</p><p>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带的小食品的质量是多少?</p><p>2、认识感受千克</p><p>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带的食盐所标的质量是多少?</p><p>那么两袋食盐重多少克?</p><p>学生:500克+500克=2023克</p><p>教师:表示教重物品的质量,我们常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又叫做一公斤。千克用(kg)表示。</p><p>谁知道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p><p>教师板书:1千克=2023克</p><p>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1千克?</p><p>学生:找出来小组内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轻重。</p><p>教师:谁能我们周围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p><p>学生:小组内讨论。</p><p>4、 感受体重。</p><p>教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p><p>学生:同为之间互相抱一抱感受一下。</p><p>三、 巩固练习,实践活动</p><p>巩固练习:第6页1、2题</p><p>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p><p>四、教后小结</p><p>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p><p>教学反思:</p><p>学生能很快的掌握三个质量单位,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不过,学生对这些单位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在填单位的时候依然出错,有必要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