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二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p>教学目标:</p><p>1、 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p><p>2、 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p><p>3、 培养初步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p><p>教学重点:</p><p>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p><p>教学准备:</p><p>小棒、课件</p><p>教学过程:</p><p>活动一:谈话导入</p><p>师: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活动呢!你们想不想看看?</p><p>活动二:新课</p><p>1、 观察整理信息</p><p>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幅图,谁能来说一说都有哪些信息?</p><p>师:谁能说的更条理些?</p><p>指导学生有序的叙述。</p><p>板书:9个面包、10碗方便面、11瓶水、12根火腿肠、13个香蕉、14个桔子、15个苹果、18瓶酸奶</p><p>2、 提出数学问题。</p><p>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一个关于除法的问题?</p><p>生提问题。</p><p>3、 解决红球。</p><p>板书: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p><p>①指生列示:94=</p><p>②估算: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p><p>生:94=2</p><p>生:不对,84=2</p><p>生: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应该还剩1个。</p><p>③学生摆小棒。</p><p>④汇报</p><p>生:我是一根一根的摆的,摆了2次,还剩1根。</p><p>生:我是两根两根的摆的,摆了4组,还剩1根</p><p>师:这1根为什么不再分了?</p><p>师:每个人分2个,还剩1个,在算式中怎样写呢?</p><p>学生试着写。</p><p>生写。</p><p>生:94=2(个)1(个)</p><p>生:94=2余1</p><p>生:94=1</p><p>师:咱们的数学家是这样写的</p><p>板书: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p><p>余数</p><p>⑤揭示课题</p><p>师:你觉得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在数学上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p><p>活动三:解决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p><p>①分方便面</p><p>课件: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p><p>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p><p>课件:104=2(碗)2(碗)</p><p>每人分2碗 还剩2碗(余数)</p><p>②分其他食品。</p><p>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p><p>活动四:研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p><p>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的余数和除数之间你能发现什么?</p><p>学生讨论。</p><p>小结:余数比除数小。</p><p>师:在这些算式中,为什么余数会比除数小呢?</p><p>学生讨论。</p><p>③小练习:判断</p><p>225=37( )</p><p>活动五:自主练习1、2题。</p><p>活动六:谈收获。</p><p>板书设计:</p><p>有余数的除法</p><p>9个面包</p><p>10碗方便面</p><p>11瓶水</p><p>12根火腿肠13个香蕉</p><p>14个桔子</p><p>15个苹果、18瓶酸奶</p><p>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p><p>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p><p>余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