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p>教学内容:</p><p>五(上)P31</p><p>教学目标:</p><p>1.通过观察、比较、计算等方法,理解平均数含义。</p><p>2.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p><p>3.理解平均数的特征,体验平均数的价值。</p><p>教学重点:</p><p>理解平均数的含义。</p><p>教学难点:</p><p>理解平均数的特征。</p><p>教学过程:</p><p>一、谈话引入</p><p>二、探究</p><p>1.平均数的意义</p><p>出示:某工厂两个生产小组进行制作海宝比赛。</p><p>每位工人1时加工情况如下:</p><p>第一组</p><p>第二组</p><p>1)你认为哪一组工人获胜?</p><p>2)比总数公平吗?怎么比比较合理?</p><p>3)你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平均每人加工的个数?(揭题:平均数)</p><p>a.用移多补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p><p>b.列式计算</p><p>(7+8+6)3=7(个)</p><p>(3+7+4+10)4=6(个)</p><p>4)观察:6是哪个工人加工的个数?</p><p>5)归纳: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哪一组的成绩好,一般比平均结果比较公平。</p><p>2.平均数的概念 出示条形统计图:上海世博会9月1日至9月5日参观人数统计图。</p><p>1)尝试计算</p><p>2)观察交流:什么是平均数?</p><p>3)归纳:将一组资料中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p><p>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总和个数</p><p>4.平均数的特征 出示10月1日至10月5日参观人数统计图</p><p>1)估计平均数</p><p>2)计算、交流、分析</p><p>3)观察讨论:观察一下这几个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也就是说,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的大小是在这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p><p>4)思考:9月份5天的平均数代表什么?是某一天入园的人数吗?你怎样理解这个数?10月份的呢?这两个39万人的意义相同吗?</p><p>归纳:所以说平均数并不代表某一个具体的数量,它指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p><p>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p><p>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数,也知道通常情况下可以用总和除以个数来计算平均数,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的大小是在这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平均数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它指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