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2:55

西师大版小学数一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p><p>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p><p>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p><p>教学重点:</p><p>动手操作,理解算理。</p><p>教学难点:</p><p>理解在个位上加减法的含义。</p><p>教具准备:</p><p>课件,计数器,小棒等。</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旧知</p><p>口算:</p><p><p>6+10=</p><p>5+3=</p><p>9-2=</p><p>8+10=</p><p>9+10=</p><p>6+3=</p><p>10+3=</p><p>2+7=</p><p>8-6=</p><p>10+7=</p><p>10+5=</p><p>10+10=</p></p><p>二、探究新知</p><p>1.一共多少块积木:</p><p>(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淘气笑笑来搭积木。(板书课题)</p><p>(2)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p><p>谁会说笑笑搭积木时,先怎么样,又怎么样?</p><p>你能提出什么问题?</p><p>板书:一共有多少块积木?</p><p>谁能完整的把看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p><p>你会列算式吗?</p><p>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板书:一共 13+2=?)</p><p>1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p><p>(3)解决问题</p><p>13加2等于多少呢?</p><p>用手中的小棒或者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p><p>你是怎样算的?</p><p>数小棒的方法:先拿出12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把2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成了5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和5跟小棒合起来就成了15根小棒。</p><p>(说得真棒,谁再到前面来把这种方法说一遍?)</p><p>数积木的方法:在3块上面再放上2块是5块。</p><p>计数器拨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13,在个位上增加2颗珠子,是15颗珠子。</p><p>(为是么不在十位上增加呢?因为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位上表示的是几十的。)</p><p>算式计算:因为3+2=5,所以13+2=15</p><p>往后数的方法:13向后数2,13,14,15。(结合虫子宝宝数格子的方法:加2就是向接着后数2格。)</p><p>列成2+13可以吗?怎么计算?</p><p>(4)总结:个位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加。</p><p>2.试一试</p><p>14+5=□ 3+16=□</p><p>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p><p>3.还剩多少块积木?</p><p>(1)根据淘气摆积木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p><p>(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p><p>为什么用减法?说说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什么。</p><p>(3)研究计算方法。</p><p>抽生说一说怎么算的。</p><p>结合虫子宝宝数格子,减2就是向前数2格。)</p><p>(3)总结:个位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减。</p><p>4.试一试</p><p>17-6=□ 18-5=□</p><p>(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p><p>三、巩固练习</p><p>1.练一练第3题。</p><p>2. 练一练第4题。</p><p>3. 练一练第1题。</p><p>4. 练一练第5题。</p><p>你能得到哪些结果?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汇报。</p><p>四、回顾小结</p><p>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师大版小学数一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