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20:04

河南郑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上述材料说明  </p><p>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归宿   </p><p>②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p><p>③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过程   </p><p>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p><p>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及实事求是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题肢③说法错误,这个观点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故排除。材料表明了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出“水火可以相容”:在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在水中放入十几颗氯酸钾晶体,再放入几小粒黄磷,接着滴入几滴浓硫酸,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这说明</p><p>①联系并不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p><p>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p><p>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①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④错误,排除。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出“水火可以相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联系具有多样性,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市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恢复和持续增长,2016年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1.6%,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p><p>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p><p>C. 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之内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B;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D。北京市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故B选项表述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航天局发表声明称,通过研究由火星轨道勘探飞行器发回的图像,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活动。这一发现表明</p><p>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p><p>②要取得成功必须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p><p>③认识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对火星认识的发展</p><p>④人类的好奇是推进人类对火星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p><p>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根据题意,美国航天局通过研究由火星轨道勘探飞行器发回的图像,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活动。这一发现表明了通过勘探飞行器进步促进了人类对火星认识的发展;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故①③入选。题肢②强调的是规律与题意无关。题肢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情感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愁思。这说明</p><p>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p><p>C.思维再现存在      D.存在决定思维</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故D选项入选;思维离不开存在,A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B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p><p>①历史和现实总是惊人地相似      </p><p>②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p><p>③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p><p>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p><p>A.①②   B.⑨④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题肢①说法的不属于哲学的观点,排除。题肢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根据题意,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故②④表述正确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己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p><p>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 整体功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p><p>C. 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D. 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 C      </p><p>【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的特点。B选项表述错误,整体功能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是看部分以什么样的顺序组成整体。D选选项错误,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观点的是</p><p>A.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p><p>B.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p><p>C. 不怕慢,就怕站       </p><p>D.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该题需要准确解读选项中的俗语意思,抓住关键字眼进行理解,“干、甩开膀子、站”这些都是实践,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件事的意思,ABC三项都体现的是重视实践的观点;D选项强调了“志气”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项D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观点。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于有关故宫的“灵异事件”津津乐道。故宫官方首次公开回应称: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随着慈宁官、寿康官等向观众开放,这些传闻将不攻自破。“鬼神灵异”观点</p><p>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p><p>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p><p>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p><p>④认为鬼神是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①选项错误,题目中,“鬼神灵异”观点属于鬼神是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故属于客观唯心,而不是主观唯心。故②④入选。题肢③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而成。规模与天宫一号基本一致,也是一个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是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技术验证的重要阶段。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相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其上搭载了全新配套的空间应用系统载荷设备,无论配套设备数量还是安装复杂度均创造了历次载人航天器任务之最。</p><p>(1)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对“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迪。    </p><p>(2)根据材料,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分)</p><p>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3分)</p><p>(2)(12分)①中国航天人遵循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这一点。(4分)</p><p>②中国航天人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4分)</p><p>③中国航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4分)        </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对“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迪。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要求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然后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要遵循规律的客观性;第二步,要充分认识利用规律;第三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材料中,“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这是我们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再者,我们能够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最后,中国航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郑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