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哲学命题正确地反映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是</p><p>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p><p>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p><p>C.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p><p>D.旋岚僵岳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正确;“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的观点,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属于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故B排除;“旋岚僵岳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王老师准备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p><p>A.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形象的塑造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p><p>C.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D.2016年央视春晚收视率的调查分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关系,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B讲了文化传播手段,C只讲了大众传媒的特点,D没有涉及公民素养,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A项描述了大众传媒和公民素养的关系,A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版的漂流瓶也日渐增多。QQ邮箱漂流瓶将这种形式移到线上,把自己的祝福、许愿、个人介绍、不方便向熟人说的小秘密等写下来漂流出去,由网络自动分配给收件人。漂流瓶传递</p><p>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p><p>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跨越时空的局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QQ邮箱漂流瓶将这种形式搬到线上,把自己的祝福、许愿、个人介绍、不方便向熟人说的小秘密等写下来漂流出去,由网络自动分配给收件人”这说明漂流瓶传递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A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错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大众传媒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合理性在于</p><p>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p><p>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看到意识的决定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题中“你怎样看世界,你就得到怎样的世界”的观点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即看到了意识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不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防,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哲学道理有</p><p>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利于防灾减灾,故③说法太绝对,排除③;防灾减灾工作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不能一味顺从自然,故排除④。故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2015年8月25日在京召开。</p><p>材料一 广大“五老“(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p><p>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锤炼并形成了坚定的人生思想、崇高的精神风范、优良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老同志们把关心下一代作为新的人生追求,以:“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孜孜不倦地投入这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习近平在指示是强调,我们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p><p>材料二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是成就事业华章。</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在新时期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中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的理由。</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立足于公民实践,为青少年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提一条条理化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重视发挥“五老“的作用,是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②“五老”的高尚道德品质,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发挥“五老”的作用,有利于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模范的熏陶和影响下、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五老,,坚定的人生理想j崇高的精神风簿站及所形成的宝贵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发挥“五老”的作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五老”身上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五孝”的作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p><p>(2)示例: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头脑,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自身思想道德休养的提升。②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追求祟高的遵碡目标而努力奋斗。</p><p>(本题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围绕主题:也可韵情给分,否则不给分。</p><p>【解析】(1)此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本题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问知识限定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题型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从“五老”的组成和特点分析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原因,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即可。</p><p>(2)此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知识,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该问知识限定是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措施,题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该知识书本上有,考生只需识记准确,具体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头脑,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两方面回答。(从其他方面回答也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