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 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题</p><p>【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p><p>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p><p>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p><p>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p><p>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2】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p><p>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p><p>界观的正确理解有</p><p>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p><p>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p><p>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p><p>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p><p>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C</p><p>【解析】</p><p>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p><p>本题以富兰克林撞门框为背景材料,用生活化的故事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意义。用爱因斯坦的观点考查对客观规律的理解。两个小题在知识的关联性上不大,却从不同角度告诉人们“该低头时就低头”和“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的人生哲理。</p><p>【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的事例说明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B项符合题意;错误人人会犯,A项说法错误;CD项侧重于强调哲学的指导作用,题目侧重于哲学产生与人们实践的关系,二者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p>【2】爱因斯坦认为“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反映出爱因斯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随机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他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反映出他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②③项符合题意;①项与题意不符;爱因斯坦认为“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世界观立场。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p><p>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p><p>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p><p>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p><p>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认为命运决定成败,把命运当成失败的借口,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据此可以选出②项,排除①项;本题漫画中的“运”指的是机遇、运气,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p><p>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p><p>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p><p>C.先知后行重在知</p><p>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是指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适合题意。</p><p>A:联系是普遍的,但是有条件的,A是错误的。</p><p>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p><p>D:材料没有体现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排除。</p><p>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p><p>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p><p>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析材料可知,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到机械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发展(从古代科学技术到近代牛顿力学再到现代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入选;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4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45.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对象</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4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某一具体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5.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p></td><td style="width:14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5.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p></td><td style="width:14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25.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 年 3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见审议时提出“既严以修 身、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简称为“三严三实”。 其中,“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p><p>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p><p>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p><p>②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p><p>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p><p>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谋事要实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②③项与题意相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体现了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①项与题意不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说,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p><p>①天文观测是获得宇宙知识的基础 </p><p>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p>③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p><p>④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发展真理</p><p>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这体现了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发展真理,③④适合题意;实践是获得宇宙知识的基础,①是错误的;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p><p>①气者,理之依也</p><p>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p><p>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p><p>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③都是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为,符合题意,②是主观唯心主义,④是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下边漫画所揭示的哲理相吻合的俗语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9/08/2ff2277f/SYS202001290804186769995695_ST/SYS202001290804186769995695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p><p>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p><p>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p><p>④要知梨子味,需得亲口尝</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漫画强调要实干而不空谈,重在行动。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题意不符;④项强调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p><p>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p><p>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p><p>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p><p>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影响认识的因素。①④:材料中的项羽、唐代诗人杜牧、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的行为的认识各有所不同,这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同时也能够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④④正确。</p><p>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实践,②错误。</p><p>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可能不同,不一定都具有真理性,③错误。</p><p>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从哲学上看,这表明</p><p>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否定</p><p>③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材料中表明了现在和过去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是不同的,现在的认识比以往的认识更加深刻,体现了人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①正确;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选B。②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但是不是被“否定”;④错误,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选项与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p><p>A.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p>B.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p><p>C.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p><p>D.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王夫之的观点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与D选项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可以入选;A不符合题意,“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排除;B不符合题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排除;C不符合题意,“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强调的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诡辩论和相对主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 )</p><p>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B. 存在就是被感知</p><p>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p><p>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项符合题意;B项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C项表述正确,但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表述错误,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因此,本题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与下边漫画《贪的变奏》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5ff6c5ee/SYS201801021940309921791222_ST/SYS201801021940309921791222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p><p>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p><p>C.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p><p>D.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漫画《贪的变奏》蕴含的哲理是要注重量的积累,故选C。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p><p>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B.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p><p>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p><p>D.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因为这都体现了生生不息,变化发展,D适合题意;A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均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统企业采取由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金字塔状的结构,高层、基层不能越级联系,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信息失真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现代企业出现了扁平化趋势:减少中间层,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从而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避免了信息失真现象。这表明</p><p>①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p><p>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p><p>③优化要素结构会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 </p><p>④事物整体功能受事物自身结构的影响</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传统的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金字塔状的结构到现在的减少中间层,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说明优化要素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向会使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同时也说明事物整体功能受到事物自身结构的影响,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维作为主观性的东西不能够作为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标准,排除;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 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 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体现了 </p><p>①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p><p>②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p><p>③在辩证否定中不断推动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p><p>④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转化</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联系、发展、辩证否定的知识。根据题意“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坚持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①符合题意入选;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③符合题意入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排除④。故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全面改革,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总体效果。这说明( )</p><p>①关键部分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p><p>②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遵循有序性</p><p>③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④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抓住实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系统优化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立足全局抓大事,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②符合题意。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发力,说明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③符合题意。整体处于主导地位,①观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而非抓矛盾的主要方面,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p><p>虚像。海市蜃楼现象</p><p>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p><p>②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p>③表明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p><p>④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海市蜃楼现象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表明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故排除。①④选项观点错误,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海市蜃楼现象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而不是虚幻反映,也不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错觉,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p><p>A.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的精华</p><p>B. 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p>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p><p>D.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不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也不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思想的机械相加,更不是纯粹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D说法正确。A、B、C说法都不对。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p><p>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p><p>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p><p>③它是指导人们 “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p><p>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题意不符;④项不是原因;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 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是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 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设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p><p>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div></div>
<div><p>【答案】(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p><p>(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倡导节约环保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p>【解析】</p><p>本题要求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p>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二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回答本题时可先把该关系原理的上述内容表述出来,再结合材料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进行套用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结合广东文化建设实际,省政府决定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摸透全 省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实施一批文化工程,,加快 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着力提炼、打造“广东精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等工作;提升文化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制造业,提高 文化创新能力,培育自主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p>材料二: “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书法、京 剧、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p><p>(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简述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的举措。</p><p>(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开展“书法、京剧、诵读经典……进课堂”试点工作的依据。</p></div></div>
<div><p>【答案】(1)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带动。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广东文化建设实际,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p><p>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广东深入调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 据广东文化建设实际,重点实施一些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进程。</p><p>(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这就要求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试点工作可以总结经验,为各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p><p>育提供有益指导,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p><p>【解析】</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简述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的举措。</p><p>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的举措在材料一中可以找到,主要是对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些举措的原因、意义。</p><p>如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带动,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广东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广东深入调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实施一些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进程,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开展“书法、京剧、诵读经典……进课堂”试点工作的依据。</p><p>知识要求明确,问题指向也明确,就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试点工作,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利于总结经验,为各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益指导,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