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7:59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这意味着</p><p>①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p><p>②要减少政府权力审批事项,便于政府加强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p><p>③要缩小政府的职能,但使公民更方便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p><p>④要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选D;②不选, 因为我国政府对微观事物不进行管理;③不选, 因为转变政府职能不意味着缩小政府职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巷总理”朱国萍,眼里望着居民、脑中想着居民、心里装着居民;“盒饭书记”俞复玲,时时处处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开国上将之子许光,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南疆第一村”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从他们身上体现了:</p><p>A. 依法执政,塑政府权威</p><p>B. 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p><p>C. 公正司法,求公平正义</p><p>D. 践行宗旨,为人民服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材料中的朱国萍、“盒饭书记”俞复玲、开国上将之子许光、“南疆第一村”书记沙吾尔•芒力克,都是党员的优秀代表,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宗旨,为人民服务,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4年中国某商品的价格用人民币表示为1950元,以l:6.50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口到美国市场。如果2015年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0%,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以大约    的价格出口到美国市场。</p><p>A. 240美元    B. 277美元    C. 264美元    D. 216美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5年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950÷(1+25%=1600元;同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0%,则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6.5/0.9,所以该商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价格大约为216美元,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右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p><p>&#xa0;</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099767344023_ST/SYS201801021836099767344023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X为汽油的价格,Y为汽车的需求量</p><p>B. X为本币汇率水平,Y为本币的实际购买力</p><p>C. X为银行利率水平,Y为股票价格</p><p>D. X为进口额,Y为外汇收入</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根据表中信息可知,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二者为正比例关系。A不选, 因为汽油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对汽车的需求量的减少,二者为反比例关系;B正确,本币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进口,因为本币汇率上升意味着国际购买力的增强;C错误, 因为银行利率和股票价格成反比例关系;D不选, 因为进口额越大支付的外汇越多,外汇收入越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坚持科学发展做到了:</p><p>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p>②坚持重点论,抓住中心</p><p>③坚持两点论,抓住主流    </p><p>④坚持均衡论,统筹兼顾</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说明我们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中心,选A;③强调了矛盾的主次方面,不选;④不选, 我们要坚持重点论而不是均衡论。</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个老牌贫困村的扶贫怪事:地方干部为村民寻求务工机会,村民以誓吃不惯外地大米”为由拒绝:地方干部为贫困户提供鸽苗,村民把鸽子养大后卖掉,没买新鸽苗却把钱花个精光;地方干部为村民脱贫殚精竭虑,贫困户却为自己生了4个儿子而骄傲,以为孩子长大了就能过好日子……思想现念层面的贫乏,缺少改变现状的志气,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解决好这些“非物质”问题,才能真正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p><p>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尤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p><p>(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p><p>&#xa0;</p><p>材料二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劳动可以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l: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p><p>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p><p>(2)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一为“我要劳动”。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变。</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扶贫开发。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要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远大志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拒绝等靠要。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只有扶志和扶智,才能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扶贫的目的,防止返贫。</p><p>(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塑造劳动最美的价值观。</p><p>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p><p>③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热爱劳动。</p><p>【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和劳动教育为背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回答本题要注意“志”和“智”在哲学上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所以考生要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方面来分析。考生可以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等方面来分析。</p><p>(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一为“我要劳动”,为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想让学生的内心发生转变,需要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即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热爱劳动。</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们留下来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J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弘扬长征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好这—代的长征路。”</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p><p>材料二    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一“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请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基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p><p>②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长征精神能增强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p><p>③长征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品格,弘扬长征精神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p><p>④长征精神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把握,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p><p>(2)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p><p>②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否认长征、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遮蔽了真相,是错误的意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p><p>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相,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p><p>答案示例:</p><p>④主题: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依据:意识能动作用;文化影响人。</p><p>【解析】本题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网上肆意歪曲长征历史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长征精神是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有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能增强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把握,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p><p>(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首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正误之分,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材料中歪曲历史是错误的意识的表现;其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相,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p><p>(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围绕主题,并写出理论依据,如“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其依据就是意识的反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