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这要求我们,促进文化发展</p><p>①要海纳百川、熔铸百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p><p>②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p><p>③要科学分析、认真甄别,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p><p>④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因此我们要促进文化发展就必须要求同存异、歉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②④正确;①“外来文化”错误,应为“外来优秀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错误,应为“抵制外来的糟粕文化”。故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p><p>②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p><p>③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回答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可以从文化对社会、文化对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加以分析,结合材料加以说明论证,以“有利于”的方式进行表述即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可以从文化对社会作用角度组织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可以从文化对经济作用角度组织答案: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角度组织答案: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p><p>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议</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依据</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同上</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③同上</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④同上</p></td></tr></table><p>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p><p>【解析】本题以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遗产、大众传媒、创新的作用、文化的交流传播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各建议的文化生活依据。本题依然是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运用知识点的题目,同样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详加解读;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文化遗产”“网络平台”“注入时代精神”“ 互办文化年”,调动运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大众传媒的重要性、创新的作用、文化交流传播等知识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祠堂是尊祖敬宗、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p><p>②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p><p>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等有关知识,要求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学生要仔细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依据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首先,一定要指出祠堂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为后面的答案奠定基础;其次,依据材料中传统祠堂文化的积极作用,指出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的作用;再次,礼堂文化的在建设的过程中,看到祠堂文化具有的两面性,坚持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要指出礼堂文化的成功还在于坚持了文化创新。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具体说明理由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元青花之传奇</p><p>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p><p>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p><p>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通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p><p>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穆斯林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和自发性。“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p><p>请从以上特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元青花传奇是汉民族文化与伊斯兰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文化在借鉴中融合,在交流中发展。元青花代表的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相互借鉴,共同发展。</p><p>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元青花艺术在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元素中向前发展。高超的元青花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特征。</p><p>【解析】本题以元青花之传奇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交流传播、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点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角度分析思考。“通”“融”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思考;“荣”可以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有的包容性角度思考。</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p><p>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强大的生命力。</p><p>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p><p>③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p><p>【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认识类,问题指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类的题目,可以从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材料信息,首先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然后结合题中春节组织语言进行分析;怎么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