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7:23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p><p>A.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自强不息</p><p>B.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p><p>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团结统一</p><p>D.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爱好和平</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故A入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体现了勤俭节约,但是这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故排除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体现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排除C。D选项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不体现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骑坐红军战士雕像拍照;景区随意刻画“某某到此一游”;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一些人的素质低下。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p><p>A. 要把社会公德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p><p>B. 要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p><p>C. 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p><p>D. 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追求物质生活的全面提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例如景区随意刻画、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些都反映了一些人的素质低下,这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D选项错误,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全面提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之所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因为其把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由此可见,文化遗产(  )</p><p>①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情感的最集中表达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③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④是一个民族经济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情感的最集中表达。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之所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因为其把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由此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故②③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  )</p><p>①教育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p><p>③教育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任务        ④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教育不能决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选项错误,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题目中,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②④入选。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国家教育部决定在2018年高考中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畴。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p><p>①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p><p>②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p><p>③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p><p>④传统文化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因为重视传统文化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错误,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 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文化角度看,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需要(  )</p><p>①奏响文化主旋律,实现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p><p>②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     </p><p>③坚持洋为中用,充分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成果</p><p>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因为奏响主旋律,但是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因为借鉴时,应该是借鉴优化文化成果,故排除。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礼仪,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不仅是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以上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透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材料可知(  )</p><p>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教化    ②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p><p>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绝对独立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选项表述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题目中,餐桌礼仪上的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透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此可知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教化,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故①②入选。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p></td><td style="width:25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传播既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横向间的相互交流,又表现为同一民族和国家文化纵向上的继承与发展</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p></td><td style="width:25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文化继承</p></td><td style="width:25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前提</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传播、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p></td><td style="width:25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山东省平度市利用岳石文化、即墨故城、六曲山古墓群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平度文化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源地文化、汉城文化、红色文化三大文化产业园和市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引导蓝树谷等现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举措(  )</p><p>①是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②促进了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的结合 </p><p>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选项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题目中,山东省平度市利用岳石文化、即墨故城、六曲山古墓群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平度文化产业集群,这一举措是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故①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剖析自己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时说:“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 这表明(  )</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p><p>③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创作的源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选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题目中,“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 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①②入选。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文化</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文化</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论</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微电影”非常盛行,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这意味着(  )</p><p>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p><p>③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在短时间内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这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新兴媒体。③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是网络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扶不扶”一词近些年成为公共话题,“扶还是不扶”成为了艰难选择。2017年5月29日,我校选送的舞蹈《扶不扶》荣获第十届“贵青杯”贵州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之“快乐律动 梦想飞扬”校园舞蹈大赛三等奖。通过舞蹈的形式反应社会现实,在同学们跃动的舞姿中宣传中华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可谓教育无处不在,美德更需要时刻弘扬。</p><p>材料二:反腐倡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思。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某卫视一经播出便掀起了全民追剧热潮。廉洁自律的达康书记,群众至上,雷厉风行;“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豪宅中的一面墙、一张床全是现金,被抓时痛哭流涕……剧中这些画面,悄然间将“不能腐”“尚廉洁”的理念传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该剧之所以圈粉无数,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写实,戳中了当下中国腐败这个社会痛点。《人民的名义》传递出国家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与必胜信念。随着该剧热播。廉荣庸耻的清新风气正在全社会形成。</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道德焦虑问题。</p><p>(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民的名义》热播对弘扬廉政文化的意义。</p><p>(3)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仅廉诗、廉文、廉洁格言等就不计其数。我校打算结合传统文化以展板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廉政文化思想,请你为展板设计一条主题标语,不得超过20字。</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p><p>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p><p>③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p><p>④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每小点4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2)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人民的名义》中传递的人民利益至上及“不能腐”“尚廉洁”等理念,有助于促进廉政文化的传播,对大众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人民的名义》热播使得廉荣腐耻的清新风气,正在全在全社会形成;</p><p>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人民的名义》倡导的廉政文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反腐败实践,将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每小点4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3)答案示例:“以传统文化滋养当代廉政意识”“汲取中华诗词精髓推动廉政文化发展”</p><p>【解析】本题材料一以“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并成为公共话题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反腐倡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思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道德焦虑问题。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贵州通过开展 “贵青杯”贵州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传播正能量,考生可以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通过教育宣传中华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考生可以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角度进行展开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说明《人民的名义》热播对弘扬廉政文化的意义。意义类非选择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故考生要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大众传媒的作用以及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为展板设计一条主题标语。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以传统文化滋养当代廉政意识”“汲取中华诗词精髓推动廉政文化发展”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褔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2016年5月15日,2016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先贤在建功立业的同时,都重视家庭建设,流传至今的大量优秀家风、家训、家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人们在晒家风、讲家史、赛文明中寻找家庭幸福的密码,从中体认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进而形成向上向善的共识。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的过程,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p><p>(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p><p>(2)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我们要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的大众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p><p>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有利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p><p>③有利于推动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p><p>④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最美家庭”评选有利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p><p>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p><p> (2)①培育“四有”公民,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p><p>【解析】本题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褔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本题考生可以从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的大众文化、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以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措施类题目,需要考生做到“三联系”分析对策。一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角度展开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