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3:10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4.1世界的物质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物质的是</p><p>①《生活与哲学》课本          ②抗震救灾精神  </p><p>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哲学上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生活中看到的都是物质现象,是物质的具体形态,①③项符合题意;②④项属于意识范畴,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p><p>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的影响</p><p>B. 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p><p>C. 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p><p>D. 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无论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有了人类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A项说法错误;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必须以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C项与题意不符;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不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的原因,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p><p>A. 社会实践    B. 劳动    C. 世界的物质性    D. 意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p><p>A. 万事万物的特性</p><p>B. 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p><p>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D.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而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故ABD项错误。本题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早期的人们把大自然奉为神灵;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企图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p><p>A.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B. 自然界是客观的</p><p>C.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    D.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人们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违背自然规律想问题办事情,人与自然就不能和谐统一,C项说法错误;人们在实践中应在承认并尊重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改造自然,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p><p>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是永恒的”中的“物质”是哲学上所学的物质概念,“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中的“事物”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①②正确;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并不是客观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是达尔文200周年诞辰,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     )</p><p>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p><p>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p><p>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p><p>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②的说法错误,自然选择说应该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内因;④的说法正确但不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①③的说法符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p><p>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p><p>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所以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在历史上,也有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p><p>材料二  2015年3月以来,潍坊遭遇33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为增加降水量,潍坊市人工增雨办公室,结合有利的天气形势,及时有效地进行增雨作业。 5月10日下午三点多,根据云层移动形势,增雨工作人员判断临朐县西南部将有增雨机会。在下达了全市增雨作业准备后,增雨工作人员赶往临朐县进行五月份后的首次增雨作业。</p><p>为有效地增加降水量,缓解近期出现的旱情,在临朐卧龙炮点,根据云层形式,炮点采用了射程高,增雨效果明显的火箭弹进行增雨作业。这个点共发射增雨火箭弹十枚。与此同时,昌乐、寒亭、寿光、诸城、高密等地也都进行了增雨作业。截止到11日上午六时,增雨作业全部结束&#xa0;本次增雨作业有效地缓解了我市的旱情,对正处在灌浆期的小麦生长极为有利</p><p>(1)结合材料一,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科学是怎么回答的?</p><p>(2)结合材料一中世界起源问题,分析科学和神学斗争的实质是什么?</p><p>(3)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工增雨是不是说人类可以随时呼风唤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p></div></div>
<div><p>【答案】(1) ①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是统一的,都有自己的产生、发展过程,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客观性。③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客观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2) 从世界观上说,科学和神学斗争的实质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或是由不可捉摸的观念创造的,或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创造的。</p><p>(3)①不是。需要较严苛的天气条件,首先必须有足够的降雨云,人工增雨只是起到催化作用。就好比一条湿毛巾,人工增雨就是把毛巾拧一下,但如果是干毛巾,再怎么拧也不会出水。②这说明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p><p>【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科学是怎么回答的?</p><p>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可运用所学知识,从自然界的客观性、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来证明整个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 (2)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中世界起源问题,分析科学和神学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p><p>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可运用世界起源问题的知识,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根本对立的观点,分析说明科学和神学斗争的实质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p><p>(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工增雨是不是说人类可以随时呼风唤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p><p>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类能够通过人工增雨来缓解旱情,可结合材料,从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方面,分析人工增雨并不是说人类可以随时呼风唤雨,而是人类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表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4.1世界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