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孙子看到爷爷在读《道德经》,就问:“这是做什么?”爷爷没回答,却让他拿竹篮去提水。他每次都空篮而归。面对孙子的不解,爷爷问:“你看看篮子有什么变化吗?”“水没提来,但篮子被洗干净了。”爷爷说:“是的,我读《道德经》就是用它来洗自己的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p><p>A. 哲学玄妙深奥、超脱世俗</p><p>B. 哲学启迪智慧、指导生活</p><p>C. 哲学源于心灵、浸润人心</p><p>D. 哲学思辨明理、科学之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处处有哲学。“是的,我读《道德经》就是用它来洗自己的心。”这表明哲学是使人知识、使人聪明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A说法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科学之学,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中求进”</p><p>A. 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p><p>B. 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p><p>C. 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p><p>D. 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稳中求进”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表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5c4f90d0/SYS201801021900321764366796_ST/SYS201801021900321764366796_ST.001.png" width="268"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存在决定思维</p><p>B.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p><p>C. 思维决定存在</p><p>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漫画说明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或存在决定思维,A符合题意;漫画讲的是物质和思维的关系,B与A比较不是最接近的,不选;C错误;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速度放缓,库存也在一路走高:为此中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体现了</p><p>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p><p>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p><p>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p><p>④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当前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速度放缓,库存也在一路走高。为此中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要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③;物质可以脱离意识独立存在,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p><p>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p><p>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这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③正确;意识有正误之分,并不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②不选;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是材料所体现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讲究凝神构思,好的作品都是“若不经意”而成的,但是,“若不经意”并非真不经意,是“经意之极”之后的“水到渠成”。这一创作特点说明</p><p>①充分发挥思维潜能可以创造出具体事物</p><p>②文化创作必须尊重文化自身特有的规律</p><p>③作者的“灵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源泉</p><p>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事物,但人的思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创造出具体事物本身,①项观点错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讲究凝神构思,“经意之极”后“水到渠成”,说明山水画的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需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意识的主观能能动性,②项符合题意;绘画创作的源泉是立足于客观物质,物质决定意识,③项观点错误;在凝神构思中创作出山水画,说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④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英国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期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p><p>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③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p><p>④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的特点。真理发展的基础是实践,①题肢错误,不选。题干不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③题肢不选。②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最终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题,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森林有了,塞罕坝人没有琢磨着该如何靠山吃山,而是把对森林的永续利用放在第一位,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用梦想与坚守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p><p>材料二 “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 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p><p>(1)有人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塞罕坝人获得成功的前提。”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p><p>(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塞罕坝人坚持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等技术难题,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合理性。</p><p>②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塞罕坝人尊重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的规律,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这才是塞罕坝人取得成功的前提。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p><p>③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2)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错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总结。</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p><p>【解析】</p><p>本题以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设问指向有人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塞罕坝人获得成功的前提。”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本题属于辨析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解答时首先明确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塞罕坝人坚持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等技术难题,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合理性。然后分析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塞罕坝人尊重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的规律,坚持科学有序地利用、适度地开发,这才是塞罕坝人取得成功的前提。从这个角度看,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p><p>(2)本题考查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范围,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标志着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迎来了春天。多种形式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把文化视角从对西方文艺类节目的盲目引进转向中国国内,重新审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随着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劲。如何才能发挥出高度文化智慧,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正成为当前中国人思考的课题。</p><p>(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p><p>(2)某同学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后感触颇深,想报名参加。请你从发展的角度,为他备战比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文化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推广中华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符合实际的载体和形式。</p><p>②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p><p>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提高辨别外来文化的能力,不能盲目引进西方文艺类节目。保证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p><p>(2)发展的观点例如:注重量的积累,不断学习古诗词方面的知识。 古诗词与时代相结合。根据诗词特点归类准备。写出两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唯物论、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设问指向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分析;注意解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p><p>(2)本题考查发展的角度,设问指向为他备战比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考查范围是发展观,主要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