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九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履行合同义务固然是实现合同目的基础,但有时即使债务人履行了合同债务,债权人也未必能实现自己的债权,主要是因为( )</p><p>A.债务人有了新的合作伙伴</p><p>B.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义务时没有遵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履行原则</p><p>C.债权人有了新的合作伙伴</p><p>D.债务人和债权人性格不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履行合同义务固然是实现合同目的基础,但有时即使债务人履行了合同债务,债权人也未必能实现自己的债权,主要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义务时没有遵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履行原则,B符合题意。</p><p>A:债务人有了新的合作伙伴可以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自己的债权,但这不是主要原因,A说法错误。</p><p>C:履行合同义务固然是实现合同目的基础,但有时即使债务人履行了合同债务,债权人也未必能实现自己的债权,主要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义务时没有遵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履行原则,而不是债权人有了新的合作伙伴,C排除。</p><p>D:债务人和债权人性格不合与题意主旨不符,D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诚实信用原则,是履行合同的重要原则。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 )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p><p>①订立②履行③变更④解除</p><p>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②③④:诚实信用原则是履行合同的重要原则。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既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不应规避自己的义务,而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①②③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既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不应规避自己的义务,而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p><p>②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无效</p><p>③当合同规定不明确或发生争议时,双方可以不讲诚信</p><p>④在履行合同时,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④:诚实信用原则是履行合同的重要原则,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无效。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既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不应规避自己的义务,而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在履行合同时,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④符合题意。</p><p>③:当合同规定不明确或发生争议时,双方也必须讲诚信,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全面履行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又称正确履行原则</p><p>②也叫适当履行原则</p><p>③它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p><p>④只有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合同的订立才有意义。</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②③④: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也叫适当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只有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合同的订立才有意义,①②③④说法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p><p>①协议补充</p><p>②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p><p>③废除合同</p><p>④重新订立合同</p><p>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据题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B说法正确。</p><p>③④合同一旦生效,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而不是废除合同或重新订立合同,③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意义是( )</p><p>①更好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p><p>②可以完全避免矛盾和纠纷</p><p>③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p><p>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④:签订和履行合同,可以更好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①③④符合题意。</p><p>②:签订和履行合同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和纠纷,但不能完全避免矛盾和纠纷,②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合同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 )</p><p>①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达成共识</p><p>②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p><p>③单个人也可以跟自己订立合同</p><p>④设立、变更和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某种利益。</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④:合同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达成共识,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设立、变更和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某种利益,①②④符合题意。</p><p>③: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达成共识,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多数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p><p>②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p><p>③只有签订了书面形式的合同,权利和义务才受法律保护。</p><p>④任何一方违反了约定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④: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多数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违反了约定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④符合题意。</p><p>③:无论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要受到法律保护,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包括( )</p><p>①信件形式</p><p>②口头形式</p><p>③默示形式</p><p>④推定形式</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③④: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包括口头形式、默示形式、推定形式等,②③④符合题意。</p><p>①:合同没有信件形式,①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口头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它可以用在一些标的额比较小、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p><p>②它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签订合同的快捷性要求。</p><p>③它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应尽量慎用。</p><p>④它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不常见的合同形式。</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③:关于口头合同,它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签订合同的快捷性要求,可以用在一些标的额比较小、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但口头合同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应尽量慎用,①②③符合题意。</p><p>④: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书面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它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签订的合同</p><p>②它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p><p>③事先将交易内容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可以完全地避免纠纷的发生。</p><p>④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履行期限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④: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签订的合同,它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因此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履行期限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①②④符合题意。</p><p>③:书面合同事先将交易内容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但不能完全地避免纠纷的发生,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意义是( )</p><p>①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p><p>②书面合同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p><p>③“空口无凭”十分正确</p><p>④“立字为据”不是十分必要。</p><p>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书面合同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因此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有效地化解纠纷,①②符合题意。</p><p>③④:“空口无凭”未必正确,“立字为据”却实属必要。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的意识,学会利用这个白纸黑字的工具,③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合同的订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p><p>②任何一份合同,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收条件的过程。</p><p>③提出条件→接收条件的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p><p>④每份合同都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③: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任何一份合同,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收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①②③说法正确。</p><p>④:承诺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因此每份合同并不需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者变更,主要是为了( )</p><p>A.保护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p><p>B.保护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共同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p><p>C.保护受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p><p>D.中间人好说话</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者变更,主要是为了保护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共同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B符合题意。</p><p>ACD: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者变更,主要是为了保护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共同合法权益,而不是其中一方的合法权益,也不是为了中间人好说话,ACD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p><p>A.制定程序不严格</p><p>B.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p><p>C.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p><p>D.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B符合题意。</p><p>A:无效合同主要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制定程序不严格不是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A排除。</p><p>C: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并不一定是因为无效合同造成的,C说法错误。</p><p>D:无效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是结果而不是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D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情形属无效合同的是( )</p><p>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p><p>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p><p>③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订立的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p><p>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订立的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订立的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等均属无效合同,①②④符合题意。</p><p>③: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订立的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属于有效合同,③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甲建筑公司与乙水泥厂签有水泥批量供应合同。双方约定水泥厂全年供应水泥1000吨,分四批用火车发运,运费和货款每过半年必须结清。春节一过,水泥厂就向建筑公司发运了300吨水泥。可是过了3月份,由于进入了水泥销售旺季,市场上水泥供不应求,议价水泥价格不断上涨,水泥厂就先满足议价水泥的供应,直到 10月底都没有向建筑公司再发运平价水泥。 </p><p>由于工期紧张、不能停工待料,建筑公司几次去人去电催货,而且主动将运费和货款按时汇去,但是水泥厂一直不发货。出于无奈,建筑公司被迫到市场上购买了高价水泥 410吨,平均每吨水泥多花100多元,才算没有影响工程进度。 </p><p>10月过后,水泥开始滞销。于是水泥厂11月初向建筑公司发运水泥200吨。11月底,水泥厂又向建筑公司发运水泥250吨。到此时为止,建筑公司实际共收到水泥 1160吨,已满足了生产需要,但是由于建筑公司的库容能力仅有400吨,所以建筑公司连忙电告水泥厂“停止发货,去人协商。” </p><p>建筑公司提出,鉴于目前已不再需要水泥,又没有存放的地方,这些多余的水泥暂时派不上用场,如果年底再将其余的 250吨水泥发来,只能给国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故要求解除未履行的合同。而水厂则认为,合同上只规定分四批发运,并未明文写清要每季度发一次;既然双方已经签约,就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建筑公司说,我们原来在合同中写明全年分四批发货,不言而喻就是每季度发一次货。 </p><p>在双方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水泥厂由于产品积压很严重,在 12月初又向建筑公司发250吨水泥。建筑公司无处堆放,只好堆放在火车站,被罚了一大笔款。刚好又遇上雨季,为了避免更大损失,建筑公司只好将这批水泥降价处理给别人。 </p><p>建筑公司对水泥厂强行发货、嫁祸于人非常不满,因此拒付货款。水泥厂以建筑公司不执行合同为由起诉到法院。建筑公司以水泥厂不恰当履行合同为由提出了反诉,要求水泥厂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并负担赔偿建筑公司为购买高价水泥而多花的钱。</p><p>(1)结合材料分析,案例中违背了哪些合同履行的原则?</p><p>(2)你认为法院会怎样判决这一合同案?</p></div></div>
<div><p>【答案】(1)①关于水泥厂发运货物的时间,双方约定不明。我国《民法通则》第88条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协作履行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和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的精神。</p><p>②因此应当认为,水泥厂在建筑公司依约请求其履行合同时,本有履约能力,但是为了自己获取暴利,将平价水泥转为议价出售,拒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发货义务;而在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时,明知对方难于受领,却强行发货,给对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显然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对其行为法律将不予支持。 </p><p>(2)法院判决:由于水泥厂无理拒发水泥,建筑公司被迫买了高价水泥,因而造成了剩余的部分合同的难以履行,所以允许建筑公司单方解除剩余的部分合同。对由于水泥厂不恰当履行合同而迫使建筑公司为购买水泥而多花的钱、以及后来强行发货所造成的损失,均应由水泥厂承担主要责任,建筑公司适当分担部分损失。</p><p>【解析】</p><p>(1)本题属于简答题,知识限定明确,合同履行的原则主要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情势变更原则。解题的关键是要全面理解上述原则的内容及要求,并根据本案中合同双方的行为对应相应的原则即可。</p><p>(2)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题时要紧扣本案中水泥厂和建筑公司之间合同的订立内容并结合法律的规定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叙述相关理由,目的是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生对相关法律知识应该非常熟悉。</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案例中违背了哪些合同履行的原则,属于简答题。合同履行的原则主要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水泥厂在建筑公司依约请求其履行合同时,拒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发货义务;而在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时,却强行发货,给对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同时,水泥厂以“合同上只规定分四批发运,并未明文写清要每季度发一次”为由,随意发货,给建筑公司造成损失,违背了协作履行的重要原则。</p><p>(2)本题题目类型原因类主观试题,要求回答法院会怎样判决这一合同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水泥厂无理拒发水泥,建筑公司被迫买了高价水泥,因而造成了剩余的部分合同的难以履行,所以法院应该判决允许建筑公司单方解除剩余的部分合同;由于水泥厂不恰当履行合同而给建筑公司造成的损失,应由水泥厂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建筑公司适当分担部分损失。</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承包人和发包人签订了物流货物堆放场地平整工程合同,规定工程按本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综合价格》进行结算。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发包人未解决好征地问题,使承包人7台推土机无法进入场地,窝工200天,致使承包人没有按期交工。经发包人和承包人口头交涉,在征得承包人同意的基础上按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变更合同,并商定按“冶金部某省某厂估价标准机械化施工标准”结算。工程完工结算时因为窝工问题和结算依据发生争议。承包人起诉,要求发包人承担全部窝工责任并坚持按第一次合同规定的计价依据和标准办理结算,而发包人在答辩中则要求承包人承担延期交工责任。</p><p>如果你是法官,谈谈你对这起合同纠纷案的看法。</p></div></div>
<div><p>【答案】本案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工程结算计价的依据,即当事人所订立的两份合同哪个有效。依《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有效要件之一是书面形式,而且合同的签订、变更或解除,都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本案中的第一个合同是有效的书面合同,而第二个合同是口头交涉而产生的口头合同,并未经书面固定,属无效合同。所以,应判决第一个合同为有效合同。</p><p>【解析】</p><p>本题为认识类试题,此类题一般提供材料内容很普遍,贴近现实生活,但是问题本身无任何提示语言,因此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失分较多。解题方法与技巧:</p><p>策略一: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 </p><p>策略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p><p>“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p><p>“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p><p>“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p><p>本题要求回答如果你是法官,谈谈你对这起合同纠纷案的看法,属于认识类试题。依据材料和设问可知本题实则考查的是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知识,解答本案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工程结算计价的依据,即当事人所订立的两份合同哪个有效。依《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有效要件之一是书面形式,而且合同的签订、变更或解除,都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本案中的第一个合同是有效的书面合同,而第二个合同是口头交涉而产生的口头合同,并未经书面固定,属无效合同。所以,应判决第一个合同为有效合同。</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小吴刚刚大专毕业,但是大专学历在某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常常被轻视。小吴本人想做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一般的企业招管理或技术人员,都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以上,他根本不够资格递简历,而操作岗位的工作他又不愿意做,怎么办呢?小吴苦思冥想,决定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证书。带着这两个假证书,小吴的求职顺利多了,很快就被某企业录用,月薪5000元,双方签订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p><p>但是小吴工作一个月以后,他所在部门的经理就找到人事经理,说:“你们说小吴是某某高校的硕士,我怎么觉得不像啊。平常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他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你赶紧去那个学校核实一下,别被假证书骗了。”</p><p>人事经理听了,立即到那所学校去核实,果然没有小吴这个人,怎么办呢?人事经理把小吴找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在证据面前,小吴不得不承认他的证书是假的,并向公司提出辞职。人事经理同意了,但是小吴又说:“但是你得先把这个月的工资付给我,然后我才能走。”人事经理一听,非常生气:“你欺骗公司,我们没追究你的责任,就已经便宜你了,你还敢要工资?我们绝不会给你的。”</p><p>小吴见人事经理如此坚决,也没有说什么就申请了仲裁,要求那家公司支付他5000元工资。</p><p>案例中的小吴能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呢?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不能。因为他和公司签订的合同是无效合同。但是他也不会一分钱都得不到。因为毕竟在这一个月当中他为公司提供了劳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他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具体多少,就要根据小吴付出的劳动来计算了。</p><p>【解析】</p><p>本题以劳动合同纠纷为背景材料,考查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和无效性。</p><p>可结合材料,从订立劳动合同的要件,说明该合同无效,小吴的请求不会得到劳动仲裁部门的支持。</p><p>本题要求回答案例中的小吴能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并说明理由。</p><p>从案例可以看出,小吴在和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隐瞒事实真像,采取的是欺骗手段,因此该合同无效。因此小吴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p><p>至于小吴的劳动报酬,要根据小吴一个月中为公司付出的劳动,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到相关部门申诉或到人民法院起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