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6:33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居住证暂行条例》。该《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实现了暂住证向居住证的过渡。据了解,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七项便利,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在当地申请落户。这说明</p><p>①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出发点  </p><p>②抓住依法执政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p>③国家注重社会效应,强化了行政管理绩效      </p><p>④坚持利为民所谋,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p><p>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①④适合题意;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本题考查的主体是政府,②不适合题意;③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漫画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c7fe03b/SYS201801021810544779736734_ST/SYS201801021810544779736734_ST.001.jpeg" width="154"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p><p>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真理观</p><p>③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  </p><p>④坚持质变比量变更重要的原则</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主人公人物的心情变化可以看出,我们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①③适合题意;②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在2015年年底总结时,罕见地盛赞中国在过去的一年,获得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等5大外交成就,2015年对中国来说获得了广泛的成功。你认为中国外交获得成功的原因有</p><p>①注重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才能互利共赢    </p><p>②抓住了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p><p>③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决定的      </p><p>④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决定的</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顺应了时代的主题,②③适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之后营业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宣称,要确保5000多亿元减税能确实惠及企业,给经济增添动力。之所以实施“营改增”,主要原因</p><p>①进一步降税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p><p>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p><p>③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    </p><p>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实现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税收的变动、国库券的履行、保护价收购粮食等。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故实施“营改增”,③④适合题意;①夸大了降税的重要性;②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供给结构也要升级。</p><p>材料一 2015年国内需求刺激效果甚微,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爆买”:中国游客赴日消费额达750亿元,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消费超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总和。从供给端看,国内却是产能过剩,消费者对部分国产产品缺乏信心,中国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p><p>材料二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着,华为开始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了。据业内人士估算,苹果去年向华为支付的费用在上亿美元量级。苹果掏腰包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用,意味着国内企业在专利技术话语权的提升。</p><p>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92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15%),已经超过苹果的85亿美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3.5%)。2016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至11%,目前排名第五,而华为却上升到15.8%,居于首位。</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破解“供给结构”不平衡这个难题。</p><p>(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该如何向华为学习,实现“智造”。</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①政府应该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对制造业发展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引导和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4分)</p><p>②加强科学决策,引导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观、创新观,淘汰落后产能,努力生产质优价廉的商品,使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树立信心;(4分)</p><p>③政府要依法行政,转变职能,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分)</p><p>(2) 问题:中国“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高端优质产品不足,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优质需求;国内产能过剩,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有效供给不足。(6分)</p><p>做法:</p><p>①企业要加大技术的研发和经费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分)</p><p>②企业要强化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有效运用;(2分)</p><p>③企业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扩大有效供给;(2分)</p><p>④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诚信经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优质需求。(2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政府如何破解“供给结构”不平衡这个难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政府的知识包括: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接受制约和监督等;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破解“供给结构”不平衡这个难题的材料细化分析具体做法。</p><p>(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向华为学习,实现“智造”,属于措施类试题,实际是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益;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质取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动“走出去”等等,回答时要结合华为的做法加以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p><p>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人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建国后,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如此发展下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p><p>    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但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用工荒、男女比例失调加剧,家庭养老结构失衡等等。</p><p>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面对这一政策,有的家庭犹如久旱逢甘霖,欢欣鼓舞;但有的家庭却因为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少生优生观念的形成、家庭成员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观念的差异等原因犹豫不决。</p><p>(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p><p>(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 </p><p>(3) 合理的人口政策有利于社会发展,请你就宣传和普及二孩政策写两句广告词。</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4分)</p><p>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3分)</p><p>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p><p>评分说明:后3点每点3分,答到其中任何2点即可给6分,该小问满分不超过10分。</p><p>(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口政策应结合人口状况的变化而调整;(3分)</p><p>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分)</p><p>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p><p>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人口政策也要因时而变。(3分)</p><p> (3)答案示例:经济要发展,人口要保证;二孩政策,利国利民。(4分)</p><p> 评分说明:答案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若考生所提建议与正面宣传二孩政策无关或反对二孩政策的,均不给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回答。根据材料中的“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可以看出,本题要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p><p>(2)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改革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公益广告作为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自然也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广告设计中,广告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广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宣传和普及二孩政策”进行设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