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校内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逃离》给我们的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e84e8df/SYS201801021921225863462393_ST/SYS201801021921225863462393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p><p>B. 个体与外部环境是对立的</p><p>C. 客观存在的联系是难以改变的</p><p>D. 对立性有时会转化为统一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通过漫画中“逃离”的结果看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即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故A入选。B选项只看到对立,表述错误。C选项与漫画无关。漫画中不涉及对立性向同一性转变的问题,排除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借助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通过地面观测等方式,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专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寻找第二个地球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这说明</p><p>①认识运动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p><p>②世界上只有不可认识之物,没有尚未认识之物</p><p>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p><p>④实践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强调的是认识而不是实践。题目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借助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通过地面观测等方式,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表明了认识运动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故①③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要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下列选项属于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的是 </p><p>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优势    </p><p>②加强宏观调控,为名牌产品提供政策支持    </p><p>③坚持以诚信经营为先,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p><p>④把追求特色作为核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主体是企业,加强宏观调控,为名牌产品提供政策支持的主体是政府,②不适合题意;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④是错误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①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临泉县城区也有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乱停、乱放,被踩坏、被扔进湖里等一系列问题。杭州一家公司基于过去“小红车”还车难的痛点开发出虚拟“电子围栏”,市民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微信端扫取“小红车”车身的二维码后,可实现“无卡操作”。通过设置“电子驿站”,在车载定位装置中,设置市区内可停车区域,通过客户端对用户进行提示,从而实现在可停车区域“无桩停车”。共享单车的变革促使人们规范的使用市场资源,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p><p>材料二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资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如搭顺风车、百度外卖等,成本小、更灵活。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常态。分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另外,资源分享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淡漠,分享经济涉及的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关法律的调整跟不上其发展速度,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分享经济面前也难以实施。</p><p>(1)结合材料,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在分享经济中守信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公民应该扮演的角色。</p><p> </p></div></div>
<div><p>【答案】(1)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进而导致市场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p><p>分享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成本,方便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p><p>(2) 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民主制度,激发社会活力,鼓励民众创造社会财富。</p><p>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要珍惜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公民应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和国家的关系,树立法治精神。</p><p>【解析】本题以当前热点话题“分享经济”为背景材料创设新情景,从经济生活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与就业、生产与消费的知识点;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政府的职能、公民的政治参与等有关知识点。</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在分享经济中守信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诚信的重要性时,联系教材所学,可从诚信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重要性的角度说明;考生在分析说明其合理性时,结合材料,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劳动与就业、生产与消费等角度作答。</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公民应该扮演的角色,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主体明确,即国家和公民。考生从国家分析时,可从加强顶层设计、履行相关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从公民分析时,可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的角度作答。</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学习国学的网站、视频公开课、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国学教育是面授式培训,更重视现场效果。而“互联网+”国学教育则开启了线上教育的新模式,碎片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成为其主要特征。加之由于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传播特征,国学线上教育将学习过程细分,用户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效果也更好。同时,线上国学教育还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引发网络用户的主动参与,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p><p>互联网为国学的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由于网络上的内容质量没有一个客观严谨的标准,使得网络上传播的国学内容相对杂乱。加之在功利目的的驱动下,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偏差解读充斥网络空间,使得互联网上传播的国学知识参差不齐。</p><p>(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应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国学传播的影响?</p><p>(2)“互联网+”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的文化意义。</p><p>(3)在“国学热”不断升温的今天,请就如何促进“国学热”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互联网为国学的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国学教育开启了线上教育的新模式,引发网络用户的主动参与,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为大规模普及国学教育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互联网十”国学内容质量没有严谨标准,国学内容相对杂乱,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偏差解读充斥网络空间,使得互联网上传播的国学知识参差不齐,但当前“互联网+”对国学传播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p><p>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支流.要努力克服“互联网+”对国学传播产生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p><p>(2)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促进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p><p>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发展;④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p>(3)答案示例:①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人时代精神;②加强管理,正确引导</p><p>【解析】(1)本题知识限定为: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国学传播的影响,为措施类试题。考生根据材料可知,互联网为国学的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和挑战,说明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p><p>要努力克服“互联网+”对国学传播产生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说明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支流.</p><p>(2)本题要求分析“互联网+”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的文化意义,为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时可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分析。</p><p>(3)本题为建议类试题,要求就如何促进“国学热”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