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16:29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的①②③④中(图像中的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能够正确描述对应序号经济现象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0/187079a5/SYS202007220049162961730270_ST/SYS202007220049162961730270_ST.001.png" width="545"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某地春节期间商家加大水果投放,但节日消费仍致水果价格上涨</p><p>②某市基建地产投资增长乏力,地产开发减少导致水泥价格下降</p><p>③M商品因新技术普及,价格下降,影响M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p><p>④某市人口流失严重,开发商相应减少该市商品房供应致房价回升</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某地春节期间商家加大水果投放,但节日消费仍致水果价格上涨,是因为需求量的增幅大于供给量的增幅,供不应求。①图显示的正是需求和供给都增加,但需求增幅大于供给增幅,导致均衡价格上涨,①符合题意。</p><p>③:M商品因新技术普及,价格下降,对M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在M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M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③图表示的正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③符合题意。</p><p>②:某市基建地产投资增长乏力,地产开发减少导致水泥价格下降,而②图示则表示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排除。</p><p>④:某市人口流失严重(意味着对商品房需求减少),开发商相应减少该市商品房供应(意味着供给减少)致房价回升,而④图示反映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④排除。</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破解扶贫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难题,近年来,新疆各地深挖消费扶贫潜力,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线上电商平台销售、组织线下推介,持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推动建立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了农特产品“卖难”问题。上述举措(    )</p><p>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稳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p><p>②从供给端着力,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p><p>③实现不同地方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p><p>④助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产品结构调整</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增加了产品销售渠道,有利于新疆农产品拓宽市场,销往更多地方,增加产品销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③符合题意。</p><p>④:多举措开展消费扶贫,订单农业能促使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有利于促进供需对接。④符合题意。</p><p>①:消费扶贫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①不符合题意。</p><p>②:消费扶贫是从需求端入手,多举措增加刺激需求,而不是从供给端着力,②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近期猪肉价格的飞速上涨,2019年9月4日,财政部表示将切实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完善临时贷款贴息、提高生猪保险额、实施生猪良种补贴等举措,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有效安全供应。这些政策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p><p>①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减少生猪养殖风险损失</p><p>②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缓解养殖户资金压力→保障有效安全供应</p><p>③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减少养殖户养殖成本→改善生猪质量,增加有效供给</p><p>④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落实稳健货币政策→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促进生猪生产</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有利于缓解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能够保障有效安全供应。②传导正确。</p><p>③:实施生猪良种补贴,能够减轻养殖户养殖成本,有利于改善生猪质量,增加有效供给。③传导正确。</p><p>①: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属于商业保险,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无关。①传导有误。</p><p>④:完善临时贷款贴息属于财政政策,并不是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④传导有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    )</p><p>①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p><p>②有助于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p><p>③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p><p>④能够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③: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助于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③符合题意。</p><p>①: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可能会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①说法有误。</p><p>④: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按照各自对商品价值的贡献参与分配,实现各自价值,并能够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④。</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这表明(    )</p><p>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p><p>B.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立法权</p><p>C.该法律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管理</p><p>D.该法的制定意在完善刑法执行制度,创新社会治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D: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该法的制定是对刑法执行制度的完善,也创新了社会治理。D符合题意。</p><p>A: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行使立法权。A说法有误。</p><p>B: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权,立法权属于人大。B说法有误。</p><p>C:该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与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无关。C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数字出版、互联网、移动电话、移动存储介质等收听、收看,存儲、持有、制作、复制和传播破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等内容。材料表明</p><p>①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p>②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就是民族问题</p><p>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p><p>④国家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有区别,也有联系,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②说法错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③说法错误;《条例》的规定表明,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国家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①④符合题意。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9月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大国要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担负更大责任,而不是依仗实力对地区和国际事务谋求垄断。这一立场表明(    )</p><p>①大国应以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p><p>②大国应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p><p>③不同国家在国际法的地位不同,承担的责任就不同</p><p>④我国主张国家交往应实现自身获益与国际贡献统一</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共同利益。①说法有误。</p><p>②:题干中“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大国要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担负更大责任”,这表明大国应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②符合题意。</p><p>③:不同的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③说法有误。</p><p>④:题干中“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要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担负更大责任”,这表明我国主张国家间交往应实现自身获益与国际贡献的统一。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北京坊”“言几又”“三联韬奋”等实体书店运用新思维,以读者为中心,用服务创造价值、通过新思路将单一的图书转变为多元的“图书+”,用“科技+文化”引领实体书店新潮流,成功地进行了新的变革,吸引消费者纷至沓来。书店经营者可以获得的启示有</p><p>①树立创新意识,把传统的阅读空间和互联网深度融合</p><p>②坚持市场导向,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p><p>③积极建言献策,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步伐</p><p>④倡导传统文化,通过科技繁荣文化市场鼓励经典阅读</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北京坊”“言几又”“三联韬奋”等实体书店运用新思维,以读者为中心,用服务创造价值、通过新思路将单一的图书转变为多元的“图书+”,用“科技+文化”引领实体书店新潮流,成功地进行了新的变革,吸引消费者纷至沓来,这启示书店经营者可以树立创新意识,把传统的阅读空间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坚持市场导向,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①②符合题意。</p><p>③: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步伐是国家,而不是书店经营者,排除③。</p><p>④: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其应是批判继承,而不是倡导,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外侦视仪能清楚发现隐蔽在自然背景中难以用肉眼发现的身着迷彩服的士兵。针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在迷彩服的多色迷斑中掺入特殊化学物质,使这些颜色反射的红外光波与背景环境所反射的红外光波相一致,从而达到反侦探的目的。这表明(    )</p><p>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得到正确的结论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p>③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加以利用④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意识才具有能动性</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根据红外侦视仪的原理研发出了反侦探方法,表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加以利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③符合题意。</p><p>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说法有误。</p><p>④:意识能能动的反映物质,也能指导实践反作用于物质。④说法有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名著,学文学,辨哲理——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红楼梦》已被确定为高中生必读名著。下列红楼梦名句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26.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红楼梦》</p></td><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理</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第五回,对探春一生的概括: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p></td><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第五回,《聪明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p></td><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③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月满则亏,水满则溢</p></td><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④第九十回,叹黛玉病: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p></td><td style="width:201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td></tr></table><p>&#xa0;</p><p>&#xa0;</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你固然聪明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却生于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济,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无关,①排除。</p><p>②: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强调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即将灭亡的惨淡情景,体现旧事物的灭亡,哲理对应错误,②排除。</p><p>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意思是月亮圆的时候就开始向缺损转变,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符合题意。</p><p>④:心病终须心药治,意思是对症下药,解铃还是系铃人,意思是解铃人最了解情况,能精准施策,两句话体现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即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c0cdcab9/SYS202005251430073498966472_ST/SYS202005251430073498966472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在第一曲线实现量变的基础上,第二曲线促成了事物的质变</p><p>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导人们避开曲折的过程</p><p>③第二曲线理论符合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p><p>④超越第一曲线,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是一条辩证否定的道路</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④:第二曲线理论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超越第一曲线,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是一条辩证否定的道路,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③④符合题意。</p><p>①:第二曲线是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的新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①错误。</p><p>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无法避开曲折的过程,②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我国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体现的哲理有(    )</p><p>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p><p>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p><p>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为适应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我国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这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①符合题意。</p><p>②:“为回应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我们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符合题意。</p><p>③:法律以及民法典的编纂工作都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无关。③不符合题意。</p><p>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④说法有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辽宁在推进全面振兴过程中,立足区位条件优势,发展“飞地经济”。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有项目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搭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乡镇生产总值增长和税收收入增加。随着“飞地经济”兴起,扶贫产业资金有了新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就业。</p><p>“飞地经济”在“飞进”“飞出”间激活了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丹东市县两级明确提出“飞地园区”“高富美”的发展定位:“向高的层次飞”,“飞出方”要多输出高端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向富的目标飞”,“飞入方”要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向美的方向飞”,坚持绿色招商,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产业,打造美丽园区、品质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动能培育项目,确保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p><p>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飞地经济”是怎样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p></div></div>
<div><p>【答案】①“飞地经济”中“飞出地”和“飞入地”立足各自的区位优势,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通过“飞地经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了当地生产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活力。③随着“飞地经济”兴起,扶贫产业资金有了新渠道,带动贫困户就业,助力脱贫攻坚。④“飞地经济”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激活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p>【解析】</p><p>本题以辽宁发展“飞地经济”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资源优化配置、税收收入、新发展理念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飞地经济是怎样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研读试题材料提炼答案要点:</p><p>从立足区位条件优势,发展飞地经济。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可提炼答案要点:立足各自的区位优势,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p><p>从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搭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乡镇生产总值增长和税收收入增加,可提炼答案要点:通过“飞地经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了当地生产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活力。</p><p>从随着“地经济兴起,扶贫产业资金有了新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可提炼答案要点:随着飞地经济兴起,扶贫产业资金有了新渠道,带动贫困户就业,助力脱贫攻坚。</p><p>从飞入方要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向美的方向飞,坚持绿色招商,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产业,打造美丽园区品质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动能培育项目确保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提炼答案要点:“飞地经济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激活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9 年 11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时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p><p>“全过程的民主”在程序、内容、层级、主体和治理等五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全过程民主在程序上要求决策之前进行调研、听证、议题设定等;决策之中进行协商、对话、方案选择等;决策之后进行评估、问责、执行调整等,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以保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实现社会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全过程民主横向上强调内容的全面性,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和监督民主,人民群众能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全过程民主从纵向上体现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基层层面的民主活动是上下联动的,国家层面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层面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基层层面有城乡社区自治。全过程民主强化各类主体的关系耦合。目前中国立法决策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模式,各基层社区的“党政群协商共治平台”,都强化不同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过程民主不仅重过程,还重结果。通过民主集中制,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和优势,实现系统治理;通过党规、国法、民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依法治理;通过社区自治服务,满足人民需求和纠纷化解,实现源头治理;通过自治、法治和德治等手段,实现综合治理。</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全过程的民主”的优越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全过程民主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从横向和纵向通过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②全过程的民主是协商民主而不是西方的对抗式民主,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实现社会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③全过程的民主制度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社会治理从不再是单方面的行动,而是所有相关主体通过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的过程,有利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④全过程民主不仅重过程,还重结果,通过民主集中制,既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和优势,保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够高效率解决问题,达到“善治”效果。</p><p>【解析】</p><p>本题以社区治理和服务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全过程的民主”的优越性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全过程的民主”的优越性。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对材料意义上进行分层,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要点分析作答。考生可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现社会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方面分析作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黄旭华被秘密召集到北京,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最早的29人之一。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p><p>材料二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把褒扬英雄的过程转化为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我们也能实现出彩人生,这正是对英雄的最好致敬。</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p><p>(2)青年强则国强,以“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p>(3)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请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②面对对潜艇知识匮乏,及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黄旭华团队主动出击从报纸杂志寻找线索,并根据研发计划,在学中作、边研究边验证;在研发过程中秉承不怕苦的精神,克服一个困难,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以报效国家的理想和团队一起攻坚克难,最终研制出我国的核动力潜艇。</p><p>(2)①共和国勋章精神体现出怀揣赤子忠心,献青春、撒热血、有担当的精神特质。共和国勋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②弘扬共和国勋章精神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勇于奋斗,勇于创造,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青少年勤学,修德,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彰显国家精神,凝聚民族共识,汇聚民众认同,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p><p>(3)红岩精神——威武不屈浩然正气;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p><p>【解析】</p><p>本题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文化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意识的特征、意识的作用、民族精神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体现类主观性试题,分析黄旭华团队如何铸就国之重器,根据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将情景转向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的,分析时要根据设问和原理分层叙述,层次递进。材料中“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充分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2)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加以说明。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意义类主观性试题。分析“共和国勋章”精神对青少年的意义,在分析时要说清楚共和国勋章精神是什么、它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对青少年的激励作用的表现,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作用。主要从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彰显国家精神,凝聚民族共识,汇聚民众认同,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等方面来阐释。</p><p>(3)本小题要求就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