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蕨溪中学高三二诊适应性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非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32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a9a57d15/SYS201801021945220039581009_ST/SYS201801021945220039581009_ST.001.png" width="599" height="2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多处城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 .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 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p><p>材料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p><p>(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4分)</p><p>(2)结合上述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12分)</p><p>(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p><p> </p></div></div>
<div><p>【答案】</p><p>(1)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较少,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CO2排放量很高,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2分)</p><p>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p><p>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p><p>③引导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分)</p><p>④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加强引导,促进结构调整。(2分)</p><p>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社会责任。(2分)</p><p>⑥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分)</p><p>(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方式粗放,因此,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4分)</p><p>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4分)</p><p>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4分)</p><p>(3)①营造生态文明宣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理念,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2分)</p><p>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分)</p><p>③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并自觉付诸行动。(2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根据图表发现问题,即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较少,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CO2排放量很高,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然后根据问题提出措施,注意从国家、企业、消费者角度思考,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企业的经营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方面回答。</p><p>(2)本题考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调低经济增速,属于认识类试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思考。主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回答,并注意结合调低经济增速分析。</p><p>(3)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人人参与、全民行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调动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建设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回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可以</p><p>①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p><p>②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p><p>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方针</p><p>④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是措施类试题,要根据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面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②④适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排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③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2013年3月15日以来,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销售量下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美国某品牌手机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a9a57d15/SYS201801021945223476323886_ST/SYS201801021945223476323886_ST.001.png" width="237"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①该手机生产商供应减少 </p><p>②3.15晚会被曝光后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手机产生反感情绪</p><p>③该品牌手机升级换代,售价较高 </p><p>④另一品牌手机与其相比性价比更高</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本题图示指的是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手机生产商供应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①不适合题意;该品牌手机升级换代,售价较高,不符合图中价格不变这一要求,③排除;3.15晚会被曝光后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手机产生反感情绪,会使得需求减少,另一品牌手机与其相比性价比更高会使得需求减少,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分)</p><p>材料一:2012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情、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民主进步的成果。</p><p>材料二:2013年2月26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率团访问大陆,会见新上任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堪称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岸经贸,观光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中,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两岸同胞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14分)</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6分)</p><p> </p></div></div>
<div><p>【答案】</p><p>(1)①“微博问政”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分)</p><p>②“微博问政”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享民主进步的成果。(2分)</p><p>③政府通过“微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2分)有利于改善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树立政府权威;(2分)有利于政府贯彻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分)</p><p>④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分)</p><p>(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分)</p><p>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分)</p><p>③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微博问政”,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本题主要从公民、政府、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等角度回答。</p><p>(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文化”“两岸关系”,调动运用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等有关知识,并分析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a9a57d15/SYS201801021945227695741020_ST/SYS201801021945227695741020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p>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p><p>④要重视量的积累</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如果你生来万事顺利,小心点,你可能是上帝的弃儿”可以看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将爱国情感导入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作为普通公民可以</p><p>①在北京市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投出神圣的一票 </p><p>②通过信访举报和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p>③在互联网上参与北京市交通管理问题的讨论 </p><p>④通过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参与城市管理</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可用排除法来做。北京市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①是错误的;信访举报和舆论监督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不是民主决策,②是错误的;作为普通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参与北京市交通管理问题的讨论,通过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参与城市管理,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避免千城一面、贪大求洋的现象。这说明</p><p>①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p><p>②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在个性中寻求普遍的共性</p><p>③中国城镇化建设应把握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p><p>④思维方式的变革决定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p><p>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做。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这说明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把握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①③适合题意;本题强调在共性指导下寻求个性,②不适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幸福中国——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摄影大赛”2012年6月20日在广州太古仓启动,大赛为期近四个月,由重走南巡路采风之旅和公开征集新老照片两部分组成。这一活动的举办体现了</p><p>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p><p>②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p>③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p><p>④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p><p>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幸福中国——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摄影大赛”的举办体现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④适合题意;②不适合题意;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思想是:主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而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50%大关,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a9a57d15/SYS201801021945231601512306_ST/SYS201801021945231601512306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p><p>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p><p>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p><p>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做。根据图表可以发现,城镇化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①②适合题意;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③是错误的;城镇化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但不一定比率越高越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领域近些年出现了一种不均衡现象:一边是艰难度日的公益性文化,一边是越来越“精英化”“高端化”的演出市场和文化产业“大投资”“大项目”“大手笔”。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列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错误相同的是</p><p>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p><p>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p><p>C.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p><p>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关系的描述可以发现,“分裂式改革”没有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与之相同,适合题意;A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适合题意;B、D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将会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其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推进这一改革</p><p>①扩大了政府权力,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p><p>②有利于依法执政,履行好政府职能</p><p>③有利于建设职能科学、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p><p>④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做到权责统一</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政府的权力是法定的,不能扩大或缩小,①是错误的;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②是错误的;政府推进这一改革有利于建设职能科学、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做到权责统一,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