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检二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是因为</p><p>①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具体事物的性质和价值</p><p>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p><p>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p><p>④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是客观的,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不是决定社会的发展,故排除。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习近平主席走访了两户家庭,就像“推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下列选项中包含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p><p>A.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p><p>C.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体现的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故排除选项AB。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故排除选项D。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2月13日,我国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主席出席公祭仪式并指出: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鼓吹中国威胁论,日本的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甚至美化日本侵略战争,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表达“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是为了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是要更好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p><p>依据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举行国家公祭日体现的道理?(11分)</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2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当前日本的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甚至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我国设立国家公忌日,体现了国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1分)</p><p>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分),习近平主席在公祭仪式指出: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分)</p><p>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1分)。面对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鼓吹中国威胁论,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 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1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举行国家公祭日体现的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首先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我国设立国家公忌日,体现了国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然后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说明此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后考生可以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和坚定决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荣获2014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提供了重要手段,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表明</p><p>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p><p>B.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p><p>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p><p>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判断选项A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文化有落后和先进之分,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综合国力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故排除。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确保这一试验顺利完成,飞控中心先后完成76套各类方案、预案,进行百余次联调演练和技术交流活动,打牢了任务基础。这体现了</p><p>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p><p>③方案的正确性决定实验成败 ④人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方案属于意识的范畴,因此意识能够指导着实验的进行,但不是决定实验的成败,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客观性,人能够利用规律,但是人不能改变规律,故排除。题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0月30日,为进一步论证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的控制过程及实施效果,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政协征询意见,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有关问题建言献策。由此可见</p><p>A.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p><p>B.全国政协具有法定的质询权 </p><p>C.政协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能 </p><p>D.国务院必须对全国政协负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政协没有质询权,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政协不具有保护环境职能,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5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p><p>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p><p>材料二: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不断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p><p>(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出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12分)</p><p>(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9分)</p><p>(3)结合实际,请你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4分)</p><p> </p></div></div>
<div><p>【答案】</p><p>(1)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2分),对待各民族文明要做到和而不同(1分);</p><p>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2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1分),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1分)。不同民族的文明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1分)</p><p>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1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分),抓主要矛盾(1分),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明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分)。</p><p>(2)(9分)</p><p>①文化具有多样性(1分)。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1分),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分)。</p><p>②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p><p>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p><p>(3)(4分)本问具有开放性,所列问题符合实际,所提对策切实可行,即可给分。</p><p>答案示例①:“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 因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差异而产生分歧和摩擦,遭遇挫折。对策:尊重文化多样性、求同存异,通过对话和协商等方式,协调各方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实现包容性发展。</p><p>答案示例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可能会遇到国内、国际两方面的政治障碍,如我国新疆境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少数国家干涉别国事务等。对策: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依法打击暴力恐怖 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即矛盾的观点,然后考生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角度、矛盾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然后可以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角度,自觉的担当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实际,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本问具有开放性,所列问题符合实际,所提对策切实可行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反映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a0ebc7c/SYS201801021946036305862266_ST/SYS201801021946036305862266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社会公民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p><p>B.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p><p>C.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p><p>D.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选项A说法言过其实,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故排除。选项 B 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体不对应,故排除。选项C说法与题意无关,因为司法机关是法律监督和审判机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分)“十年磨一剑”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A)于2015年2月25日完成全部文本的草签,这将对中韩及东亚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2014年中韩贸易概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a0ebc7c/SYS201801021946039431859294_ST/SYS201801021946039431859294_ST.001.jpeg" width="431" height="2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2个百分点。中国向韩国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同时,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继续保持优势。而韩国在电气、音像设备、光学、照相、医疗设备、汽车及其零附件等方面占据优势,将给中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p><p>(1)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韩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2分)</p><p>(2)日益开放的经济形势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驾护航,请结合材料,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促进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脚步的原因。(8分)</p><p> </p></div></div>
<div><p>【答案】</p><p>(1)(12分)</p><p>①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分)</p><p>②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2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调整产品结构(2分),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其他可作替换,最高6分)</p><p>③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2分)</p><p>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2分)</p><p>(2)①是提高我国开放性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2分)</p><p>②有利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2分)</p><p>③有利于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分)</p><p>④有利于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韩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查的知识较为具体,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和材料分别从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促进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脚步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然后可以从有利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再次可以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可以从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