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6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据此回答小题。<br />(1)2017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具有( )<br />A.最高立法权<br />B.最高决定权<br />C.最高审议权<br />D.最高表决权<br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 )<br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r />B.相互监督的关系<br />C.上级与下级的关系<br />D.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r />(1)B<br />(2)D<br />【解析】(1)全国人大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决议草案,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没有体现全国人大的最高立法权,A项不选,<br />B项正确;<br />审议权和表决权是人大代表权利,不是人大的权利,C、D项不选,<br />(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指的是监督一府两院,一府两院要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1)B;(2)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日,丽水市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规《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在制定过程中,丽水市人大结合实际设立了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丽水市人大的做法体现出( )<br />①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br />③政府倾听民意,科学民主决策 ④探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大的职权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公民没有立法权,故排除。<br />选项③说法的主体是政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r />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6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别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资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 )<br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报告对相关部门工作进行监督<br />②全国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br />③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动原则<br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指导其他国家机关开展工作<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资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其职权,即监督权。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总则的出台充分听取了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开启了民法典时代,这表明( )<br />①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②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br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不能说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①不选;<br />材料表明公民的权利有法律的保证,这表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②正确;<br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能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不选;<br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④正确,<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而开启了依法治“善”时代。《慈善法》的诞生历时十年之久,可谓“十年磨一剑”。下列对我国立法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br />①全国人大立法委起草法律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br />②法律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br />③中共中央作出立法决议<br />④全过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法律<br />A.②→①→③→④<br />B.③→②→①→④<br />C.②→③→①→④<br />D.③→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我国立法程序:党中央作出立法决议,体现党领导立法,由全国人大立法委起草法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整个过程体现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和民主集中制原则,<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据此,我国开始对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口的201项信息技术产品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关税。这表明( )<br />①全国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了国家事务<br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表现,说明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并非监督权,排除①③。答案选择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民法总则草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整理起来多达400多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共有700多位代表发言,提出意见建议近2000条;在3次网络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过程中,共收集到15503人次提出的70227条意见。《民法总则》立法过程( )<br />①贯彻了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职则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开门立法、民主立法<br />③佐证了法律都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④表明民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民法总则》立法过程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全国人大开门立法、民主立法。①②项符合题意;<br />我国法律体现我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材料不能佐证了法律都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③项错误;<br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④项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慈善法草案分别于2015年10月和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初次和再次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共对草案作了92处修改,实质性修改有34处。《慈善法》草案修改制定的过程说明了( )<br />①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使法律更符合人民利益 ②人大改进立法工作,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br />③坚持“开门立法”,人大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④人大肩负人民期望,完善民主科学立法机制<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慈善法草案在修订过程中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加强强了与人民的沟通,使法律更符合人民利益,故①符合题意;<br />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这体现了人大在改进立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故②符合题意;《慈善法》草案修改制定,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立法权。人大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政府履行国家职能,故③错误;<br />“人大肩负人民期望,完善民主科学立法机制”说法不妥,故排除④;<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在我国,制定法律一般遵循以下程序: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法律制定(修改)研究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法律制定(修改)草案。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草案,并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再次审议。并第二次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四、将草案发送给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代表及委员们提出意见,完善草案。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作出重要指示及建议。六、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br />材料二:与国家安全相违背的是,少数敌对分子打着宗教自由和民族自治的旗号,鼓吹民族独立,公然分裂国家,置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于不顾,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自取灭亡之路;部分公民受到境外势力的蛊惑,出卖国家机密,危害祖国安全。<br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br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少数敌对分子必将走向灭亡的原因。<br />(3)结合材料二,针对境外敌对势力的蛊惑,请你就公民的行为提出两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制定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人大代表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r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作出立法建议,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br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就草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促进了立法工作。<br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促进了立法机关科学、民主决策。<br />⑤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br />(2)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鼓吹分裂背叛了国家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分裂国家否认了我国民族自治制度,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br />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分裂国家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br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br />【解析】<br />⑴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家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作出立法建议,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大代表就草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促进了立法工作;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促进了立法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角度对材料进行说明。<br />⑵少数敌对分子必将走向灭亡的原因,考生可从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鼓吹分裂背叛了国家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分裂国家否认了我国民族自治制度,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分裂国家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等角度进行说明。<br />⑶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br />所以答案是:(1)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制定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人大代表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r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作出立法建议,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br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就草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促进了立法工作。<br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促进了立法机关科学、民主决策。<br />⑤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br />(2)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鼓吹分裂背叛了国家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分裂国家否认了我国民族自治制度,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br />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分裂国家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br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