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有效破除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加快推进住房租赁方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下列图示(P表示商品房的价格,E表示市场均衡价格,S、D分别表示商品房供给量和需求量)不考虑其他情况,上述政策对商品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9/08/b446544e/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9/08/b446544e/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002.png" width="17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9/08/b446544e/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003.png" width="15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9/08/b446544e/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SYS201907290805005660789720_ST.004.png" width="148"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加快推进住房租赁方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由于租赁房和商品房是互为替代关系,因此这一政策会影响到商品房的销售,使商品房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进而减少商品房的供给量,C项符合题意;A项表示商品房的供给量扩大,与题意不符;B项表示商品房的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需求量扩大,与题意不符;D项表示商品房的需求量扩大,价格上涨,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这次减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不考虑其他因素,推进减税降费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传导路径是</p><p>①企业加大技改投入</p><p>②企业职工收入增加</p><p>③降低企业税收成本</p><p>④扩大企业利润空间</p><p>⑤企业扩大生产规模</p><p>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p><p>A. ①→③→⑥ B. ③→④→② C. ③→①→② D. 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推进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职工收入增加。因此推进减税降费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传导路径是③→④→②,B项符合题意;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可能会影响到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①项与题意不符;推进减税降费有利于扩大企业利润空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影响到劳动者收入增加,⑤项与题意不符;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与推进减税降费政策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⑥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2018年8月29日,新组建的中铁顺丰国际快运有限公司在深圳揭牌成立。实践证明,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说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p><p>①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p><p>②国有企业壮大发展,实现“国进民退”</p><p>③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机会,优化资本布局</p><p>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p><p>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说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机会,优化资本布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国有企业壮大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是“国进民退”,②项说法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1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进博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将成为共建</p><p>“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p><p>①是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p><p>②有利于增加国外品牌进口数量,提高关税收入</p><p>③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p><p>④有利于推动国内消费升级,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需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国内消费升级,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需要,③④项符合题意;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的表现,但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①项说法错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增加国外品牌进口数量,但不一定能提高关税收入,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1月23日,中共黄山市委召开六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黄山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黄山市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黄山市市级党政机构共设置47个。市委机构13个,市政府机构34个.改革着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结构职能优化和调整,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一改革的目的</p><p>①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p><p>②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府权威</p><p>③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打造阳光政府</p><p>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机构改革着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结构职能优化和调整,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①④项符合题意;政府机构改革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府权威,但这不是机构改革的目的,②项与题意不符;政府机构改革要强化服务职能而不是管理职能,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2月22日,某市人大常委会印发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坚持监督与支持有机统一,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刚性监督手段,着力提升监督实效,确保常委会决议决定、代表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该市学习“杭州都市圈”有关市人大做法,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的办法》。这表明:</p><p>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体的组织和活动原则</p><p>②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p><p>③人大常委会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立法权</p><p>④人大常委会行使质询权</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与支持有机统一,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刚性监督手段,着力提升监督实效,确保常委会决议决定、代表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这表明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体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①②项符合题意;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可以行使监督权,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③项说法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人大常委会不行使质询权,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0月25日,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开幕。与会各国代表围绕“国际安全治理的新理念新途径”“恐怖主义威胁与应对”“海上安全合作现实与愿景”“联合国维和的挑战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坦诚、深入地互动交流。这一论坛</p><p>①旨在通过凝聚共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p><p>②是开展国际安全和防务对话的重要平台</p><p>③通过结盟解决影响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p><p>④能够推动形成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论坛是开展国际安全和防务对话的重要平台,能够推动形成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应对国际安全新挑战,②④项符合题意;该论坛主要是关于国际安全与合作的平台,不是关于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的平台,①项与题意不符;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为此,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表明</p><p>①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p><p>②文化是对经济的正确反映</p><p>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p><p>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表明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①③项符合题意;文化是对经济的能动反映,优秀文化是对经济的正确反映,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推在重要位置,建设良好的家风</p><p>①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p><p>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③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杜会风尚</p><p>④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建设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②③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①项夸大了家风建设的作用;建设良好的家风并不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欣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虽然只有28个字,但我们从有限的描写中,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听见舟行击水的轻响,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该诗所营造的意境</p><p>①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p><p>②是诗人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所构思的产物</p><p>③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加工再现</p><p>④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采莲曲》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加工再现,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④项符合题意;意境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物质的产物,并非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也不是诗人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所构思的产物,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数据显示,生产需求平稳,就业物价稳定,转型升级持续,质量效益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述材料表明</p><p>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p><p>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p><p>④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一判断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②④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不强调静止与运动的关系,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p><p>①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p><p>②原有理论在新的实践过程中常常被推翻</p><p>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p><p>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④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和真理探索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①项说法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8年,历经6月份初审和随后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本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综合考虑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所得的基本减除资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p><p>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此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此次个税调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p><p>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此次个税调整,有利于提高中低收人者的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p><p>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此次个税调整,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此次个税调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p>⑤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此次个税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有利于税制公平;有利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p><p>【解析】</p><p>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此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p><p>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次个税调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中低收人者的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次个税调整中的专项附加扣除,则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有利于税制公平。有利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可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等方面,说明此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对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有关十分积极的意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p><p>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历史性交破,法治已经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从党的十九大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姐,再到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均表明法治中国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彰显了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p><p>新组建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击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p><p>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并分析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系统推进依法治国的落实;完善党的组织机构,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p><p>有利于强化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协调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法治关系,充分调动法治建设的资源和力量推进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并分析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本题有两问:一是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来组织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历史性交破,法治已经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可从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系统推进依法治国的落实来回答;“新组建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可从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和完善党的组织机构,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来回答;二是分析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从有利于强化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协调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法治关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p><p>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迎来70周年华诞。一个国家的强大,根基在民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沃土,积淀于从未停歇的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国近现代历史、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书写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辛勤劳作、不懈奋斗,甩掉积贫积弱的帽子,推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大踏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心怀梦想、勇攀高峰,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伟大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还要闯过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我们坚信,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弘扬者、践行者,“中华号巨轮就一定会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p><p>(1)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如何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p><p>(2)我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p><p>(3)班级举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请从中学生的角度列举三个发言要点。</p></div></div>
<div><p>【答案】(1)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弘扬者和践行者.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发挥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伟大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2)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书写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辛勤劳作、不懈奋斗,推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心怀梦想、勇攀高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坚持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⑤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p><p>(3)①弘扬民族精神,立足自身实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②弘扬民族精神,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③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p><p>【解析】</p><p>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迎来70周年华诞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发挥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如何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加以阐述。第(3)问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与时俱进等方面,围绕主题列举发言要点。</p><p>(1)本题要求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如何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p><p>从材料可以看出,我们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弘扬者和践行者。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伟大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发挥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如何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p><p>(2)我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p><p>从材料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大,根基在民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沃土,积淀于从未停歇的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国近现代历史、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书写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加以阐述。</p><p>(3)班级举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本题要求请从中学生的角度列举三个发言要点。</p><p>要围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着重从如何弘扬角度,从立足自身实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等方面,列举发言要点。</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