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莒县第三协作区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男生进入青春期比女生早</p><p>B. 青春期开始形成两性生殖器官</p><p>C. 出现第二发性征与性激素无直接关系</p><p>D. 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女生进入青春期比男生早2年,A错误;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B错误;进入青春期以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C错误;青春期男生开始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的爸爸患了胆囊炎,恶心厌油。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受到了影响?( )</p><p>A.脂肪→脂肪微粒 B.蛋白质→氨基酸</p><p>C.淀粉→麦芽糖 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其中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内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利于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而胆囊对肝脏分泌的胆汁起到暂时储存的作用,如果患了胆囊炎,胆汁的储存收到影响,就会影响脂肪的乳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饮食中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就可能患( )</p><p>A.佝偻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其功能和缺乏症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556743533751_DA/SYS201712302239556743533751_DA.001.png" width="447"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缺乏维生素A,会患有夜盲症、皮肤粗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p><p>A.输精管和输卵管</p><p>B.睾丸和卵巢</p><p>C.前列腺和卵巢</p><p>D.子宫和附睾</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军同学早上吃了两根油条,油条在他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p><p>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e.无机盐 f.维生素 g.水</p><p>A.b、d、f B.a、c、d C.b、e、g D.a、c、f</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淀粉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消化后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是氨基酸.油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脂肪,油条进入小肠后,小肠里的肠液和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油条在小明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a、葡萄糖,c、甘油和d、脂肪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有( )</p><p>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p><p>②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p><p>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p><p>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选项中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而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都与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系的,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1)以“唾液”为变量时, 和 是对照实验。</p><p>(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分析其中原因是 。</p><p>(3)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的原因是 ;</p><p>(4)结合实验得出,馒头的消化与 有关。</p><p> </p></div></div>
<div><p>【答案】</p><p>(1)1号试管;2号试管;</p><p>(2)1;淀粉被分解了;</p><p>(3)酶在该温度下催化作用最强;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便于消化;</p><p>(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1号试管中的馒头经过切碎、搅拌后与唾液混合充分,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因此在实验中应将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4)比较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馒头的消化既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又与唾液的分泌有关。</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