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安丘市景芝初中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象,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象A变成图象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p><p>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p><p>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925f8ea/SYS201712302258004498583027_ST/SYS201712302258004498583027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②①④ B.③①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A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B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p><p>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p><p>①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⑤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⑥盖上盖玻片.</p><p>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p><p>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1洁净玻片,擦拭载玻片、盖玻片;2在载玻片中央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取材料,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4把薄膜放置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用解剖针轻轻的在水滴中展平;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7染色: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p><p>A.全部的大气圈、水圈、部分岩石圈</p><p>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部分</p><p>C.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p><p>D.全部的岩石圈、小部分水圈、大气圈</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p><p>A.薄而透明的 B.新鲜的 C.完整的 D.干燥的</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A:薄而透明的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只要是薄而透明的,就能观察清晰,故A正确;</p><p>B:新鲜的标本不管观察的标本是否新鲜,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如蚕豆叶的永久标本的观察,故B错误;</p><p>C:完整的细胞 不管观察的标本是否是完整的细胞,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故C错误;</p><p>D:干燥的 不管观察的材料是否干燥的,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故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925f8ea/SYS201712302258002131360256_ST/SYS201712302258002131360256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p><p>(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p><p>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p><p>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p><p>(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p><p>A.是自然发生的;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细菌;</p><p>(2)B;高温灭菌;</p><p>(3)B.</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甲图A瓶用酒精灯高温加热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p><p>(2)甲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乙图中A瓶空气能进入瓶中而细菌会落在弯曲部位,不能进入;B瓶将瓶颈打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落入肉汤,因此它们的控制变量也是细菌的有无;</p><p>(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p><p>故答案为:(1)细菌;(2)B;高温灭菌;(3)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