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珍稀植物是( )</p><p>A.银杏 B.珙桐 C.铁树 D.水杉</p><p> </p></div></div>
<div><p>【答案】ABD</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有银杏、水杉、银杉、水松、台湾杉、金钱松等.</p><p>解: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属于活化石,珙桐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又名鸽子树.</p><p>故选:AB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6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132.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类群1</p></td><td style="width:113.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类群2</p></td></tr><tr><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蜥蜴、青蛙、蝗虫、鲫鱼</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麻雀、兔子、狼、牛</p></td></tr></table><p>A.有无脊柱</p><p>B.体温是否恒定</p><p>C.呼吸方式不同</p><p>D.生殖方式不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p><p>解:A、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蝗虫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蜥蜴、青蛙、鲫鱼、麻雀、兔子、狼、牛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蜥蜴、青蛙、蝗虫、鲫鱼的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麻雀、兔子、狼、牛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B符合题意.</p><p>C、蝗虫用气管呼吸,鲫鱼用鳃呼吸,蜥蜴、青蛙、麻雀、兔子、狼、牛都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p><p>D、蜥蜴、青蛙、蝗虫、鲫鱼、麻雀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兔子、狼、牛的生殖方式是胎生,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93年一种晚熟番茄问世,它是把一种荠草的一段基因“移入”到普通番茄细胞内,使之具有优质、抗寒、抗冻的特点.培育此新物种的技术属于( )</p><p>A.转基因技术</p><p>B.克隆技术</p><p>C.酶工程</p><p>D.发酵技术</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p><p>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由此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因此,1993年一种晚熟番茄问世,它是把一种荠草的一段基因“移入”到普通番茄细胞内,使之具有优质、抗寒、抗冻的特点.培育此新物种的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下列对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一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p><p>B.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p><p>C.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p><p>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据此解答.</p><p>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个物种里都是同种生物,但不能说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同种生物的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可见A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田鼠“四处打洞”、“啃食庄稼”,对田鼠的这些行为的正确解释是</p><p>①是先天性行为 </p><p>②是学习行为 </p><p>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p><p>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田鼠“四处打洞”、“啃食庄稼”,是老鼠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陆生动物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p><p>A.蜥蜴的皮肤干燥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p><p>B.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是因为蚯蚓是穴居动物,昼伏夜出</p><p>C.兔的消化管长,盲肠发达,这与其食草生活相适应</p><p>D.蜈蚣是节肢动物,其身体、足和触角分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陆生动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p><p>②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p><p>③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用气管呼吸,兔用肺.</p><p>④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p><p>解: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A正确;</p><p>B、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进行呼吸的,蚯蚓的呼吸要靠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在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B错误;</p><p>C、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C正确;</p><p>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其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生活,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具有为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001.png" width="53"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002.png" width="45"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003.png" width="35"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SYS201712302239430547876118_ST.004.png" width="75"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大多数的生物都属于多细胞生物,如曲霉属于真菌,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身体结构就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解:ABD、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草履虫是动物,衣藻是植物,有细胞核,ABD正确.</p><p>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身体结构就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亲缘关系最近的等级分别是( )</p><p>A.门 界</p><p>B.界 科</p><p>C.种 种</p><p>D.纲 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p><p>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远,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亲缘关系最近.</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反应中,与其它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p><p>A.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p><p>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p><p>C.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p><p>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解:BCD、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看见弯腰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都是动物在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为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p><p>A、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为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p><p>A.蘑菇﹣脱水法﹣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p><p>B.袋装牛奶﹣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p><p>C.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p><p>D.水果﹣冷藏法﹣低温灭菌</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据此解答.</p><p>解:A、蘑菇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蘑菇内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属于脱水法,A正确.</p><p>B、袋装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也叫巴斯消毒法,B正确;</p><p>C、袋装肉肠是利用真空环境缺氧的特点,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肉肠的保质期,因此属于真空包装法,C正确;</p><p>D、水果﹣冷藏法,是在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速度,但并不能杀死微生物,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如表)实验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47.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培养皿</p></td><td style="width:113.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培养基成分</p></td><td style="width:9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培养皿中的菌落</p></td></tr><tr><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琼脂和糖类</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35</p></td></tr><tr><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琼脂、糖类和维生素</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250</p></td></tr><tr><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C</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琼脂和维生素</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r></table><p>A.培养皿A和B</p><p>B.培养皿B</p><p>C.培养皿B和C</p><p>D.培养皿A和C</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是不同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p><p>解: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A和B、培养皿B和C.</p><p>若以培养皿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B和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A有细菌生长.培养皿B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C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A和B.</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掌握一定的技术能更好的服务生活,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p><p>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p><p>B.利用冰箱的低温储存食物延长保存时间</p><p>C.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p><p>D.葡萄酒和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p><p>解: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A正确.</p><p>B、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B正确.</p><p>C、微生物发酵时一般需要无氧的条件,因此要保持密封,C错误.</p><p>D、葡萄酒和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p><p>A.扇贝</p><p>B.缢蛏</p><p>C.蜗牛</p><p>D.乌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p><p>解:根据动物的分类可知:乌龟属于爬行类,属于脊椎动物;扇贝、缢蛏、蜗牛均属于软体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柱动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部分肉食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14461204763_ST/SYS201712302239414461204763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p><p>B.猫和虎的共同点比虎和狮的共同点少</p><p>C.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p><p>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解:A、狗和狼都是啮齿类犬科动物,二者在进化链上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确切的说,狗就是由狼进化而来的,但是不能说是狼被驯服而产生了狗,人类驯服的只是野狗,是已经进化成狗的狼,而不是直接将狼驯服成了狗,因此进化和驯化不一样,A错误;</p><p>B、虎和狮同属,虎和猫同科,属比科小,因此虎和狮的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点多,B正确;</p><p>C、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而不是属,C错误;</p><p>D、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之所以令人“闻之变色”是因为抗生素对它不起作用.因为“抗生素”是( )</p><p>A.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p><p>B.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p><p>C.是病毒繁殖后的产物</p><p>D.细菌真菌都能产生,但不能杀灭病毒</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p><p>解:抗生素是指由某些真菌或放线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而“埃博拉”是由病毒的变异引起的,抗生素只能杀死某些致病的细菌,不能杀死病毒,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豚、草鱼、河蟹和蚯蚓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它们进行呼吸的主要结构依次是( )</p><p>A.肺、鳃、体壁、气管</p><p>B.肺、鳃、鳃、体壁</p><p>C.体壁、气管、肺、鳃</p><p>D.体壁、肺、鳃、气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也有用其它器官呼吸的.</p><p>解: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如草鱼、河蟹;但海豚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蚯蚓是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p><p>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我们黄岛区景色宜人,海域物种丰富,代表种类有海蜇、海葵、梭子蟹、毛蚶、沙蚕、文蛤、牡蛎、中国对虾、鲅鱼、海鸥等</p><p>资料二: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能够找到迷宫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p><p>资料三: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柴门闻犬吠”…</p><p>(1)蛙声一片的现象多发生于水稻田,旱稻田中较少出现,这是因为 .</p><p>(2)实验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受到相同训练的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说明学习行为受到 因素的影响</p><p>(3)小雅同学将资料三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蚯蚓、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犬,她的分类依据是 .</p><p>(4)夏天在海水浴场游泳的人们常常会被海蜇伤害,这是由于其触手处多分布.资料一中的 都是软体动物,具有身体柔软,体表有贝壳保护的特点</p><p>(5)中华对虾、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及附肢 ,体表有外骨骼,其生活在陆地上的同类如蝗虫是用 呼吸的</p><p>(6)请举出红嘴鸥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运动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答2项即可) .</p><p>(7)下雨时节,鱼会时常跃出水面,但鱼的呼吸器官不能长时间离开水而获得氧气,这是因为 .</p><p> </p></div></div>
<div><p>【答案】(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p><p>(2)遗传</p><p>(3)体内有无脊柱</p><p>(4)毛蚶、文蛤、牡蛎</p><p>(5)气管;</p><p>(6)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p><p>(7)鱼用鳃呼吸,鱼只能溶解在水中的氧气</p><p>【解析】</p><p>试题分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p><p>(4)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p><p>(5)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6)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p><p>(7)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这并不是在进食而是在呼吸.鱼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鱼离开水后,鳃丝粘结成丛,鱼因不能呼吸到氧气而死亡.</p><p>解:(1)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蛙声一片的现象多发生于水稻田,旱稻田中较少出现.</p><p>(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通过小白鼠走迷宫的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3)甲组:蜜蜂、蚯蚓、家蚕都是无脊椎动物,都没有脊柱;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犬都是脊椎动物,都有脊柱.所以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p><p>(4)根据软体动物的特征可知:材料一的动物中海蜇属于腔肠动物,其触手处多分布,夏天在海水浴场游泳的人们常常会被海蜇伤害;毛蚶、文蛤、牡蛎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因此均属于软体动物.</p><p>(5)蝗虫、中华对虾、梭子蟹身体具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等特征,均属于节肢动物,用气管呼吸.</p><p>(6)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特征有: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为翼,生有羽毛,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胸肌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骨骼坚固且轻而薄,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短不储存粪便,龙骨突,长骨中空,骨薄,有利于减轻体重,等等.</p><p>(7)鱼用鳃呼吸,鳃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鳃丝内密布着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丝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死亡.</p><p>故答案为:(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p><p>(2)遗传;</p><p>(3)体内有无脊柱;</p><p>(4)毛蚶、文蛤、牡蛎;</p><p>(5)气管;</p><p>(6)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p><p>(7)鱼用鳃呼吸,鱼只能溶解在水中的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生物探究实验,在八年级的生物学习中他们进行了很多生物实验,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你是否也进行了很多实验探究,请根据你实验探究的收获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12180881991_ST/SYS201712302239412180881991_ST.001.png" width="423"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粘液,用手来回触摸蚯蚓的体节近腹面处,感觉粗糙不平因为它的腹面有 .它在运动中起 作用.</p><p>(2)观察鲫鱼的外形呈流线型,这有利于 ,王刚将一滴墨水滴到水面上,被鱼用口吞掉,他发现墨水又从鱼的鳃盖后缘出来了,如图一是王刚的妈妈在洗鱼时剪开的鱼鳃,图中A是 ,如果鱼是新鲜的它应该是 颜色,因为它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p><p>(3)琅琊台酒厂是我区著名的酿酒基地,所酿造的琅琊台酒醇香可口,家喻户晓,小明的兴趣小组同学深入酒厂进行了考察,如图二是小明所绘出的酿酒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说明 .</p><p>(4)如图三是小红在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特征时绘出的家鸽体内气囊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家鸽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p><p> </p></div></div>
<div><p>【答案】(1)刚毛;协助</p><p>(2)减少水的阻力;鳃丝;鲜红</p><p>(3)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p><p>(4)双重呼吸;2肺</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一A是鳃,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p><p>图二是产酒量与温度的关系图,酿酒要用到酵母菌.</p><p>图三 1气管,2是肺,3是气囊.</p><p>解:(1)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这是刚毛.</p><p>(2)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减少水的阻力.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p><p>(3)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分析乙图的曲线可知,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强,利于发酵,产生较多的酒精,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超过了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杀死酵母菌,产酒量会慢慢降低.这说明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p><p>(4)图三中在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一次气体交换,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里面的气体出来在肺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强呼吸效率,适于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p><p>故答案为:(1)刚毛;协助;</p><p>(2)减少水的阻力;鳃丝;鲜红;</p><p>(3)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p><p>(4)双重呼吸;2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p><p>(1)图 是杆菌,其细胞结构与动物、植物细胞最大差别是 .</p><p>(2)制作酸奶时,利用了 ,牛奶为这种菌的生存提供了 .</p><p>(3)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的休眠体是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p><p>(4)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都离不开图 所示的菌,酿酒是利用这种菌能够在 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此时该菌的生殖方式为 .</p><p>(5)C图设计实验目的是证明有机物对酵母菌发酵有影响,烧瓶分甲、乙,若烧瓶甲中有温水、酵母菌、葡萄糖等物质,则烧瓶乙中应该不加入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418996797563_ST/SYS201712302239418996797563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1)A;没有成形细胞核</p><p>(2)乳酸菌;有机物</p><p>(3)芽孢</p><p>(4)B;无氧;分裂生殖</p><p>(5)葡萄糖</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有鞭毛和未成形细胞核,故而是细菌;而B有真正的细胞核和液泡,是真菌(酵母菌).</p><p>解:(1)A是杆菌,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比是没有成形细胞核.</p><p>(2)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牛奶为乳酸菌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p><p>(3)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够形成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可以耐高温和严寒,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环境.</p><p>(4)制作馒头和面包是利用酵母菌能够在有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之暄软多孔的原理;酿酒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的过程.</p><p>(5)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C图设计实验目的是证明有机物对酵母菌发酵有影响,烧瓶分甲、乙,若烧瓶甲中有温水、酵母菌、葡萄糖等物质,则烧瓶乙中应该不加入葡萄糖,变量是葡萄糖.</p><p>故答案为:(1)A;没有成形细胞核;</p><p>(2)乳酸菌;有机物;</p><p>(3)芽孢;</p><p>(4)B;无氧;分裂生殖;</p><p>(5)葡萄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