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38:20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4f213741/SYS201712310006568031415442_ST/SYS201712310006568031415442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与鼠有关食物链有__________条。</p><p>(2)请写出最复杂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p><p>(3)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个体数量最多。若该环境封闭,在较短的时间内鹰大量减少,蛇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草   5   3  </p><p>(2)草→鼠→蛇→鹰 </p><p>(3)草;先增多后减少</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生产者是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与鼠有关食物链有3条</p><p>(2)草→鼠→蛇→鹰是最复杂的食物链。</p><p>(3)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中的草个体数量最多。若该环境封闭,在较短的时间内鹰大量减少,蛇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多后减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作出假设;得出结论</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可以按照          特点,将生物归为植、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p><p>&#xa0;</p></div></div>
<div><p>【答案】形态结构</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对生物灵活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的特点,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香蕉不能在北方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活和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p><p>A.水分   B.光   C.温度      D.土壤的酸碱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香蕉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忌霜冻.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要求气温在24℃以上,夏季不超过35℃,冬季不低于15℃。气温降至10℃时,植株生长缓慢,果实发育期延长,品质差,香蕉喜高温,通常生长温度20~35℃,最适温度24~32℃。因为在北方地区,温度达不到香蕉的生长的适宜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p><p>A.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p><p>B.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因素</p><p>C.A和B的总和</p><p>D.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它蝗虫</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p><p>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蝗虫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和田野中的蛙、蛇等别的种类的动物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确定的变量是,应该设置        和        两种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阴暗;明亮</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除“光(阴暗与明亮)”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水分、温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制定计划时设置的两种环境分别是“阴暗与明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有一定限度</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观察和实验</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           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命现象</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  )</p><p>A.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植物     B.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p><p>C.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D.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因此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数量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环境(  )</p><p>A.缺光      B.土壤贫瘠      C.干旱    D.低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   )</p><p>A.蛔虫    B.小麦    C.蘑菇  D.阳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写法正确的是(   )</p><p>A.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B.水稻→蝗虫→青蛙</p><p>C.蝗虫→青蛙→水稻          D.水稻→青蛙→蝗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D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黄河                B.黄河里所有植物</p><p>C.黄河里的所有动物    D.黄河江里的所有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黄河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黄河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黄河里所有植物,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黄河里的所有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黄河里的所有生物只是构成了生物群落,没有汉江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p><p>A.都能运动         B.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C.都有细胞结构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一部不能运动,动物一部能运动,A错误;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属于生物共同特征,B正确;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错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p><p>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p><p>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七星瓢虫捕食蚜生,七星瓢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它们为捕食相互争抢,属于竞争关系,B错误;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C错误;“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需要蚂蚁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调查活动最适采用合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p><p>A.某班同学的业余爱好      B.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p><p>C.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D.我校教师男女比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某班同学的业余的业余爱好,范围较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可操作性较强,适于普查,A错误;自己家里的收支情况,范围较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可操作性较强,适于普查,B错误;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范围大,不容易掌控,可操作性查,适于调查,C正确;某校教师男女比例,范围较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可操作性较强,适于普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p><p>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七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